有氧運動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我們吸入的氧氣與體內需要的氧氣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氧運動就是步行、跑步、騎車、游泳、跳健身舞、做健身操、扭秧、滑雪等一些中低強度但能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
這里又說道有氧運動了,但還是會有小伙伴不理解的,小編就拿跑步來慢慢分析:
1、在保持某個速度跑步的過程中依然可以與他人對話交流,說明此時外界供應的氧氣與你運動時需要的氧氣是相平衡的,這時明顯的外在表現是出汗、臉色微紅、微氣喘、心跳加快,所以這就是有氧運動。
2、用心率來衡量是否有氧運動,直接用心率測試計測試出運動時心跳次數。若心率測試值在60%~85%最大心率之間,即為有氧運動,人體最大心率=220—年齡。 例如:20歲的小伙子跑步時心率跳動為150每分鐘,那么他的最大心率為220—20=200,150/200=75%最大心率,所以他的跑步為有氧運動。
3、跑步需要突然的變速或加速,這個時間段卻不能維持超過2分半,這樣的跑步就不屬于有氧運動,通常來講就是無氧運動!為什么維持不了三分鐘?因為人體運動科學緊密的機制,如果不信的話,可以直接去爬一下你家的樓梯,要以沖刺的速度,可能到了五樓你就腿軟速度不得不慢下來了,這時候心跳次數時高時低的,比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需要全場跑動,傳球、接球、投球、拋球等,這種運動長期間斷性的突然加速、體位瞬間移動、身體某一部位爆發施力也是屬于無氧運動!但如果你的無氧運動時間比例超過有氧,那你的跑步算是無氧運動,反之即為有氧。
很多人想運動,但是跑起來的時候覺得特別辛苦,沒超過2公里就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了,這種群體,我建議你用12分鐘跑測定自身有氧能力!
(http://TouTiao.org)http://www.toutiao.com/i6321587566906704386/12分鐘跑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由庫珀博士首先提出的。
12分鐘跑一提出,很快被眾多健身愛好者所接受。
在全美,上至總統,下至百姓,12分鐘跑的大軍遍及全國。據有關媒體報道,在12分鐘跑問世后的幾年間,全美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此后,12分鐘跑很快風靡全球。 是運動場評定心肺耐力的良好方法。以在12min內近最大能力跑所能達到的最大距離為評定指標。
總之第一種跑步屬于有氧運動時,情況是這樣的,維持某一跑速至少能維持3分鐘以上,且中間沒有間隔時間休息!
第二種跑步屬于無氧運動時,情況是這樣的,維持某一跑速不能堅持3分鐘以上,而且后期需要進行休息或者減速,給身體緩沖,并借助口部呼吸輔助,才能恢復體力繼續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