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沙,一海,一世界。
第一次一個人這樣走在沙灘,赤著腳走著走著。
沙灘上看著情侶們踏水嬉戲,可愛的娃跟著海浪追逐,年輕的爸爸在陪娃開溝挖渠,一幅幅幸福的畫面感動著我,心中默默祝福。
出門前邀約兒子,兒子跟哥哥去打球,我正躊躇要不要去,為什么不呢,一個人的旅行,終有一天面臨一個人的世界,難道我不可以自己創造生活的精彩?好吧,一個人,驅車40公里,只為跟自己的一個約定,踩踩沙,看看海,僅此而已。
想著這兩天對自己的發現,還是有些小竊喜,我開始關注自己的感受,好好待自己。(這個部分待后續分享)
晚上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關于教育的紀錄片,其中有段話很觸動我:技工上崗需要上崗證,心理咨詢師也需要上崗證。唯一一輩子要做的功課卻沒有上崗證,父母是一輩子的角色,不能下崗。
正如我之前看的《乖孩子的傷,最重》其中提倡在中學開設一門學科:父母學。
看了兩集教育紀錄片,脊背發涼,那么多所謂的“問題孩子”,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后有一個問題家庭,聽著孩子們的“控訴”,有位孩子說:“爸媽,你們再不改變,………”一個靈魂如此直白告訴我們:父母需要成長,父母不學習太可怕了!
這幾天跟孩子的互動,透過孩子對應對外部世界的方式,我看見了自己。我不想代代相傳下去,從我這里開始阻斷這樣的情緒遺毒。時刻關照自己的念頭,關注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綁架了自己的行為。
最后附上一段話,送給孩子,也勉勵自己——
赫爾曼·黑塞說過:“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最好的自己?!?br>
“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但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p>
余秋雨先生說過:“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