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票
觀察最近連連打卡的扇貝全家桶。不覺間150多天了。而英語的聽說讀寫,也不知不覺間有了今非昔比的變化。細想自己為啥能堅持下來,乃至最近上了癮?探索shanbay的打卡的激勵與懲罰機制,或可應用于其他那些不避繁難地執行、結果卻是正確的事。
損失厭惡。加入扇貝的閱讀的月計劃(聽力計劃類似),需要提前繳納2000個扇貝,若每天閱讀3篇,則可打卡,連續30天,則計劃成功,返2500個扇貝。這里頭,要首先的付出2000個,是先割出的肉,就時時想著返回來,過程中不敢掉以輕心。這150多天中,我忘了2次,巨額損失!心在滴血的感覺,以致后來,每天檢查好幾遍,自己是否完成今日的任務了。
一切行為的量化與競爭炫耀機制。在shanbay上,一些的閱讀過的文章、聽過的句子,都實時地成為累加的數字,累積成一塊塊的勛章,顯示到個人頁面上。這本質上是即時反饋的機制,與手環激勵走路的機制類似。每一步都算數,那么,每一走都有干勁;每一文,都覺著不被淹沒。量化之后,激起了競爭的本性,也可資炫耀。對于表現型人格,既然是根植于基因無法避免,那就利用好它,牽著它往好的方向去。
論壇小組的加持。人是群居動物,心內是害怕孤獨的。而有了論壇的三言兩語的經驗的分享與教訓的苦悶,以及天南海北的侃大山。扇貝成了屏幕前的你的社團標簽;而小組的建立與自我組織,每一小組按著自己的一系列篩選標準(打卡率、發帖數等),更細致地聚攏起一批價值觀相近的、學習勁頭同樣足的人群。
在這平靜卻也鼎沸的小組里,不知不覺地長了見識,那真是見識,這Shanbayer這么猛,怎么做到的?有時候,只要看到牛人與你同組,屬于夠得著的部分,就對自己的成長,遞上好長好長的一把梯子。同時,小組的若不達要求即踢出的動態調整,每個人在里頭都得行動、都得打卡、都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