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我用“區塊鏈”這三個字做標題的時候,也許對你覺得沒有什么,但是對我而言已經有很大的成長了,因為我是把“區塊鏈”=“比特幣”的人。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它是關于我與區塊鏈接觸本可以更早認識它,卻因為無知錯失機會,最后因為王云鵬小密圈又和它重新認識的故事。
我是一個愛加群的人,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視野,不過有這樣一個事實:當你身在比較優質的群的時候,它們推薦的群也不會壞到哪里去。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到了一個“區塊鏈研習社”的群里,也許是因為“混沌研習社”的緣故,就就進去了,群主“higer”老師明確不讓發與區塊鏈無關的消息。對我而言,我壓根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東西,自然沒有放到心上。再加上我那個時候一直專注于寫作,想要簡書的閱讀量,也就沒有在意,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我被請出去了。
這還沒有結束也許因為看我在簡書中更新了關于區塊鏈的知識,“higer”就詢問我參不參加他的收費高級班,作為剛剛進入區塊鏈的小白,本來就是迷迷糊糊的,腦子里一閃,“高級”更可能把握不住,就放棄了。
這個時候我已經加入了“金馬帶你定投區塊鏈”,這是一個直接的教程,讓我受益匪淺,算是去了門。進入之后加入了王云鵬的“個人崛起投資實操書”,有意思的是有一天王云鵬把“higer”老師拉到群里說這是大牛,當時覺得真有緣分,看過他的課程立馬就加入了。
在我個人的經歷中,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當一個新的事物出現在你的面前,你不可能一下子都會接受的,最起碼你要真真切切的認識它四次以上,才有可能去行動;反過來說,當你想要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放到別人的腦子里的時候,你最起碼要向別人“推銷”四次以上,這還是在別人認真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當然如果你不在意,可能一輩子都不到行動。
現在回想起我為什么會接觸到區塊鏈呢?思來想去有三個原因:
一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個專欄對我思維系統的“洗腦”,讓我意識到除了學習英語、編程、寫作之外,理財是我必須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沒有之一。曾經在這個系統中其實嘗試了很多,比如投資美股,折騰半天,從開始到放棄,不是我的機會;比如把一份時間賣出許多份的一塊聽聽的講師,也是從心動到放棄。
二是“金馬帶你定投區塊鏈”的出現,對于我而言,我是一個后知后覺的人,因為我早就知道有這個社群,但就是不去理會。還好我多掏了錢彌補了這個機會,希望以后不會這樣,因為錢多掏還可以去掙,機會錯失了也就沒有了。
三是“區塊鏈”在我腦子里出現很多次了,并且我的周圍(網上的朋友)漸漸也在聊這個東西。
我已經跨入了小白的階段,參加了:金馬帶你定投區塊鏈、個人崛起投資實操書、區塊鏈研習社三個小密圈,關注了貓說、白話區塊鏈公眾號,注冊了云幣網,參加了李笑來老師的press.one的ICO,正在閱讀《精通比特幣》,未來還要參加金馬老師的“如何定投區塊鏈?”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自然而然遇到了一些問題,與其說問題,不如說是現狀:
小密圈里的成員會發一些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信息,問題,消息,概念。個人一個感受是這些東西像一個“孤島”一樣在我腦子里轉悠,無法形成自己系統,讓我有一種像迷了路一樣,不知道學習什么,該去做什么?
浪費我的注意力關注云幣網大盤起起落落價格,現在還好我直接把“子彈”梭哈笑來老師的press,one了。
我從小密圈、公眾號看到很多小白都在寫自己對區塊鏈的認識,這樣也出現了一個問題:我是去花費我的注意力去關注他們寫的呢?還是自己去學習然后我也發表呢?還有畢竟我的時間有限,還需要去“搬磚”。
遇到上面的問題,我想到了笑來老師給的一把“利劍”,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更重要?
仔細琢磨了一下:珍惜自己的注意力,去學習區塊鏈最底層的概念,思考區塊鏈的思維模型,尋找區塊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