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傾聽》第3天──「RIA學習力」便簽輸出第16期
拆頁三
選自《教練領導力——概念與基礎》
P74
所謂“3F”,是Fact(事實)、Feel(感受)、 Focus(聚焦、意圖)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都是F,所以簡稱“3F”(見下圖)。“3F”傾聽是由鄭振佑博士(Dr. Paul Jeong)根據多年對教練的研究和實踐中總結和研發的傾聽工具。
這是在交流過程中更直接地感受對方的感受和真正意圖的方法。這一階段比第二階段更進了一步,利用直覺和覺察的能力不帶任何評判地“聽”對方的事實、“聽”對方的感受、“聽”對方的意圖。如果說第二階段是關注在對方的語言、語音、語調及肢體語言等傳遞的信息上的話,第三階段是能夠聽到那些聽不見的、看到那些看不見的、與對方達成深層連接的更強有力的工具。
所謂傾聽絕不是靜靜地聽對方講話就可以了。優秀的教練在客戶談話時,甚至不談話時,都能通過直覺感知對方想要表達的感受以及意圖。
事實Fact——當另一方說話時,不要基于你自己的思維或視角來判斷,要聽取原本的事實;
感受Feel——傾聽時,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方對某些事件的感受上,同時也覺察對方闡述的語言與情緒一致或不一致的情況;
意圖 Focus——傾聽對方時,聽的同時要確定對方在這些愿望背后的真實的想法和純粹的意圖。
怎樣才能做到高質量的“3F”傾聽呢?
Fact:傾聽事實
不用自己的想法和固有觀念對對方的話進行評判,客觀地接收對方談話中的信息。通常人們在對方說話時,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記憶和習慣進行主觀的分析和評判,這種傾向會在不自覺地情況下歪曲事實,進而產生誤解,做出錯誤的回應。所以人們需要努力把握對方話語中的客觀事實。教練需要做到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對方所敘述的事實上,而不加任何主觀的評判。
例如:啊,您是說……(羅列事實)?
剛上班就受到老板召見,心里下意識地先入為主地想:我做錯什么了嗎?這就是一種判斷。在沒有弄清楚老板為什么召見自己之前,就妄自揣度,有時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不當的言行。相反,如果只是帶著“老板有事找我”這樣簡單的不評判的心態去見老板,效果當然就不一樣了。
再例如:小李開會經常遲到。
“經常”這詞是按照誰的標準定義的?其實這個標準只是說話人的標準而已。也許在其他人看來并不是“經常”。也就是說,這個標準并不是基于客觀事實而設定的,而只是說話人自己主觀的判斷。客觀的陳述應該是這樣的:這星期五次開會小李遲到了三次。
Feel:傾聽感受
傾聽感受是指在傾聽事實的同時,感受對方的感受和情緒,其中包括感知對方的情感,與對方產生共鳴,以及把自己的感覺反饋給對方。人們經常很難觀察到沒被外化的內在狀態。如果不能很好地感知對方的內在情感,而只是依靠對方的語言和表情等進行溝通,往往很難真正理解對方、產生連接、形成共鳴。
產生共鳴只有在感知到對方的感受時才能做到。這里所說的“感受”跟“想法”是不同的。我們經常會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混為一談,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如下:
例如:啊,您現在感到……(描述對方的感情狀態)!
假如女朋友沒按約定打來電話,可能會產生“她在忽視我嗎?”“是不是生我的氣了?”這樣的疑問。這不是感受,而是當事人主觀的想法。如果表達此刻的感受,應該是“她沒有給我打電話,我感到很不安”,“她沒來電話,我很生氣!”。由此可見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表達感受”并不是在“想法”前面加上感覺”這個單詞就能實現的。
現在讓我們來區分一下感受的表達和想法的表達:
我覺得你不愛我。(想法)
我感覺老板在整我們。(想法)
你離開了,我很傷心。(感受)
催得緊會讓我很焦躁。(感受)
Focus:傾聽意圖
傾聽意圖是指要把握對方內心訴求,即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對方真正的意圖是什么?有些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意圖的人,說出來的話跟真正的意圖會有很大差異。在意圖不明確時,更需要正確把握意圖。下面的提問會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例如:你真正想要的是…(即便對方沒有明確表明,但直覺感受到),對嗎?
人每秒鐘能識別和接收200萬BPS的數據并將之儲存于無意識和潛在意識中。意識層面識別的信息只有每秒鐘134比特。大腦一次只能識別和傾聽59組的數據。語言傳遞的信息只占溝通的7%。剩下的93%是通過非語言性的,即肢體語言、語音語調、能量及感覺等來傳遞的。如果我們要做到從(134比特/200萬BPS)59組數據中識別對方的真正意圖,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更需要進行基本功的修煉—“中心狀態”的練習(中心練習請參照教練狀態中的相關內容)。
教練如果可以保持穩定的高質量的教練狀態,對方就會感到安全、接納、陪伴、平和、大愛,而形成深度信任的關系,就會毫不隱藏地坦誠地交流,愿意也會找回能量進行自我覺察,接受挑戰和新的行動,從而達成良好的教練效果。
「I,重述知識」(必選)
如果你要把3F傾聽講給他人聽,你會制作一副什么樣的PPT頁面,會講述一些什么內容,讓對方可以理解并運用。
《將3F傾聽法講給先生聽》
一 關于日常的一次對話實錄
先重現一個在飯桌上出現的對話:
場景:不記得聊天怎么聊到了“日本”這個民族的人,大家聊起“日本人從哪里來?”
先生“日本是我國古代的一支軍隊在那里繁衍的后代。”
女兒“不是的,日本是亞洲人和西方人的后代,所以他們有的長得像亞洲人,有的像西方人。”
先生“不對不對,日本的祖先就是中國人,日本很早來到中國,他們像中國學的東西特別多…”
我“是的,但我的感覺,日本應該有自己的原住民族。”
女兒“日本很多文化是來源于中國,但并不代表他們是中國人”
先生“我是說…”
我對他們說“你們的觀點到時讓我增長見聞,引發我的思考”
“大家要記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定是正確的答案,我們可以分享,討論,不要隨便下結論…”
于是我準備百度了一下日本的來源…
分析,我們三個人的傾聽層次,好像都是停留在只是聽見對方的話,并很快加以評判。
我在聆聽過程中看見他們為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的情緒。看見了包括我在其中想引發大家平和對待討論的努力。同時深層看見我在傾聽過程中的較真。
二關于設計用3F傾聽工具,重新聽先生說話
我想這是個很好的案例,我想以此案例為基礎,來和他們聊聊3F傾聽。
(一)場景設計:
先生:“日本是我國古代的一支軍隊上島繁衍的后代。”
我:“你是說日本與中國同源?”(確認表達的內容)(事實)
先生:“是呀,你看日本的文字里有很多中國漢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很多來源于中國。”
我:“你是說從日本生活習慣和漢字出現在日文里所以你感覺日本源于中國?”(確認對方的感覺)
先生:“對呀,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說古代打仗的軍人上了日本島,并在那里生活下來了。”
我:“因為這本書自己日本生活習慣和文字所以你確定日本人源自中國。我明白了,下次你推薦那本書給我看看。”(確定先生表達的背后真實意圖)
先生“好呀。我想一想,不記得書名了,記起來一定告訴你們。”(先生很開心,感覺到被人聽見了)
最后我和先生說“剛才我和你的這段聊天你感覺怎樣?”
先生“感覺你認真聽我說話了”
我“我剛才用了3F傾聽秘訣,我來告訴你,下次你也這樣聽我們說話試試很好玩。”
(二)3F傾聽工具分享
我“第一,認真聽對方表達的事實。關閉自己的評判,只是聽明白并重復告訴對方聽到的內容。第二,去認真感受對方的感受和情緒。第三,是真正了解對方話語背后想表達的內容并反饋給對方。始終不隨便去評判對錯。”
三訓練時間:
這樣的感覺不錯,設計好了,下午準備現場演練一下。和我先生。
拆頁四
選自《當情緒遇見心智》
P147-149
專注傾聽
交談過程中,另一個人講話時,你有多少次是心不在焉,或者準備答辯?和許多人一樣,你可能經常這樣做。倘若真是如此,你就很有可能錯過交談的重要部分。不用心傾聽是一種人際失明,會導致誤解和因惑。
如果能專注地傾聽,你就是將第五章“正念及情緒覺察”中學習到的技巧應用到了交談中。請注意對話的全部細節,包括言語內容、你的反應和非語言線索,如語氣、手勢、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你可以僅僅設定更專注傾聽的目標,不過,你也許發現,借助回顧最近的談話來練習增加觀察范圍會很有助益。此次練習將會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言語內容之外的、你需要傾聽的信息類型。我們建議你為多次談話執行此項練習,因此,請復印記錄表,并保持本書中表格的空白,以備將來使用。
專注傾聽記錄表
我交談的對象:
牽涉的事情:
他或她說道(概述):
說話的語氣:
面部表情:
肢體語言:
他或她的需求及憂慮是:
我說(概述):
說話的語氣:
面部表情:
肢體語言:
我的需求及憂慮是:
我的情緒反應是:
我的情緒告知我的是:
你是怎樣做的?有沒有留下部分空白,因為你沒有注意到交談中的情緒和非語言部分?試著分析另一次最近的談話,看看是否能發現自己傾向于忽略的信息類型。你是否錯過了非語言的線索,或者不清楚他人或自己的潛在需求和情緒?
到現在,你應該已經很清楚“專注傾聽”并非簡單的任務。下次你與某人交談時,請密切關注記錄表上包含的所有類項,然后回頭仔細分析此次互動。下面的范例中,迭戈分析了自己同黛博拉的對話,在此之前,他已經練習了幾個星期的“專注傾聽”。
迭戈的專注傾聽記錄表
我交談的對象:黛博拉
牽涉的事情:她同她父母的關系。
他或她說道(概述):他們不會再每月給她錢花,除非她能夠每周至少工作十小時。
說話的語氣:高亢而激動。
面部表情:蹙額,漲紅了臉。
肢體語言:前傾。
他或她的需求及憂慮是:她需要錢,擔憂自己找不到工作
我說(概述):我同意找工作很不容易,但我也能理解她父母的立場
說話的語氣:輕柔。
面部表情:細微而悲傷的微笑。
肢體語言:后仰,雙手交叉。
我的需求及憂慮是:表明自己能夠理解她和她父母的觀點
我的情緒反應是:關心,擔憂。
我的情緒告知我的是:在這次談話中,我必須小心,因為我想支持黛博拉,但也需要坦誠地告訴她我同意她父母的觀點。
最后的提示:專注于談話,并確保自己理解一切內容的方法是復述和提問。總結你認為自己聽到的內容,并詢問進一步的信息,例如:“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你父母從來沒有真正教過你如何理財,對嗎?你是怎么學會管理資金的?
「A2,規劃運用」(必選)
今天,和家人實踐一次3F傾聽,記錄下這個過程,并用本拆頁中的記錄表記錄你的這次傾聽。并你有什么啟發。
《用3F法認真傾聽先生》
先開心的說一下,今天用3F法認真傾聽先生說話。
結束時我問他“今天聊天感覺怎樣?”
他說“超級開心,感覺你今天聽我說話特別認真,一直安安靜靜,還感覺你聽懂了我的觀點,很有收獲。”
我笑了說“哈哈我在做作業”
他說“拆書幫的作業吧?我要感謝拆書幫!”
再描述一下我的感受“關掉評判,帶著欣賞與閱讀他的感覺聽他說話,真的感覺不錯,發現他觀察的視角很獨特,值得我學習。”
好下面是我對此次傾聽的記錄
專注傾聽記錄表
我交談的對象:
我先生
牽涉的事情:
關于西方國家與我國的一些對待他國的不同做法
他或她說道(概述):
先生說:西方有些發達國家喜歡用武力和制裁壓制不同觀點的國家。中國用經濟合作援助支持和孔子學校與其他國家合作,交往講究“合作共贏”“平等協商”等。
說話的語氣:
對我們自己的國家很自豪,符合中國的禮儀之邦文化。
面部表情:
微笑,臉上發亮
肢體語言:
邊說邊有動作。
他或她的需求及憂慮是:
他希望我知道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格局很重要。還做了很多類比
我說(概述):
我“你的話語讓我長見識,你對我們國家長期實施的外交政策的分析讓我很受益。并讓我感覺你的思路很獨特”
說話的語氣:
欣賞
面部表情:
微笑
肢體語言:
放松靠在沙發上
我的需求及憂慮是:
完成作業,讓他感受被尊重,真正明白他的話語后的價值觀
我的情緒反應是:
開心滿足
我的情緒告知我的是:
讓我先生獲得了被欣賞的快樂,同時也滿足了他好為人師的愿望。
你是怎樣做的?
安靜聽他說,時刻提醒自己關閉觀點,去觀察他,聽他說話的邏輯線。用提問激發他進一步表達的熱情,讓他自由表達觀點。
有沒有留下部分空白,因為你沒有注意到交談中的情緒和非語言部分?
注意到當他感覺我很認真聽時,他很興奮
試著分析另一次最近的談話,看看是否能發現自己傾向于忽略的信息類型。你是否錯過了非語言的線索,或者不清楚他人或自己的潛在需求和情緒?
這次作業讓我看見了,我與先生的交談時,我很艱難關閉自己的判斷。這次能做到80‰關閉都很辛苦(后面沒忍住,有一個觀點還是談了我的看法,中斷了傾聽)
今后我要多做這樣的刻意練習,因為我覺得能夠認真傾聽他人,是能夠給人賦能的。特別是對我先生,我尤其要做到。
加油!
謝謝這一系列拆頁,對我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