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個月少的可憐的工資,今天還不到月中,周圍便是一片呼天搶地喊窮的聲音了。我想了下自己中午居然花費了三十大洋吃了麻辣燙喝了美年達還買了糕點和水果,搖搖頭,鋪張浪費到如此地步,真是不可饒恕。
窮且胖,窮且懶,窮且丑,窮到不能獨善其身。
知識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而我們依舊貧窮
父母都是從勉強吃飽的年代走過來的,對錢對物極為珍惜,吃穿不計較,花錢數手指,對人最大的褒獎便是某某很細(勤儉節約之意),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最大的安全感就是苦中有余糧,手邊有存款。
我們這一代則是沒挨過餓的,雖然小時候沒有當今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但是也被粗茶淡飯喂得健康壯實,水果副食也從未短缺,而且一路求學的艱苦日子,鍛造出了不怕吃苦受累的品質。畢業歡呼著奔向社會,為即將有一份收入喜形于色,工資,多么美好的字眼,那是完全屬于我們自己支配的“巨額”錢財啊。
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被現實扇了耳光??焖倜靼琢藶槭裁葱r候父母明明有好幾百的工資卻只肯給我們幾毛錢的零花錢,為什么看到好吃的、好看的不能想買就買,為什么勤儉節約為什么是從老祖宗那兒流傳下來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因為,手邊沒錢真的是一種非常酸爽的體驗?。?/p>
一個月不到三千塊錢的工資,一頓飯少則幾十,多則幾百;一件大衣要上千,一雙鞋竟然也要幾百;洗一次車最少十塊,一箱油至少二百;朋友結婚二百,關系好的六百,朋友生孩子一百,朋友過生日價格不定;剪一次頭發幾十,燙一個頭發幾百;一套護膚品幾百,一張面膜十幾塊,染個指甲油都要幾十;一袋狗糧幾十,一袋貓糧幾十,貓罐頭比我吃的罐頭都貴......
小時候吃兩毛錢的刨冰和三毛錢的奶塊,五毛錢的冰糕已經是至尊美味,現如今五毛錢居然連個甜筒也買不到了。我經常揣著一堆卡在超市里游蕩,盤算著我一個月工資能不能裝滿眼前這輛購物車,時常被一些商標上的數字嚇一跳,捂緊口袋,快速走開。
我覺得,這種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工資水平,完全支撐不起我幻想中的高大上的消費體驗,所以每次腦海里跳出豪車、別墅、旅游、龍蝦鮑魚這種字眼的時候,我都會及時地狠狠地把它們掐死;每次想到存款、買房、裝修、養娃這些事情的時候,我都會感覺不寒而栗;每次想到經濟獨立、財富自由這種概念的時候,我都覺得像做夢。只有想到門口的板面還是不到十塊錢一碗的時候,我的臉上才會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
所以,無論父母如何在耳邊叨叨工資要省著花,要給自己留點余糧過冬,我都覺的確實無比正確但也無法貫徹落實。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不能將生活等同于生存,大千世界誘惑太多,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等到頭發花白再去涂口紅,也沒辦法用金錢買回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生活滿是熱愛的心。
年輕時窮點并不可怕,怕的是安于貧賤卻假裝現世安穩
初出校門幾年,大家都窮的光榮而坦蕩,吃穿住行人情來往都是錢,作為職場最底層的小白。我們的工資追不上夢想,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將自己扔進柴米油鹽的日子里一猛子不露頭,月初洋洋灑灑,月末捉襟見肘,然后掰著手指頭算距離發工資還有幾天,安慰自己進得了高檔餐廳也咽的下路邊攤其實是因為只吃得起路邊攤,吐槽貴的要死的名牌心里卻在無比艷羨。
畢竟,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都曾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輕狂少年,懷揣著一個叫做成功人士的夢,渴望一個精致優雅紳士得體的形象,誰也不想變成油膩的中年大叔大媽,誰也不愿意在不久的未來,變成自己討厭的庸俗物質的人。
不是富二代,沒有中個大彩票,那么剩下的,唯有漫長歲月里一步一個腳印、執著堅定的努力。同為年輕人,用不了幾年大家的收入就會有質的不同,有的人春風得意,有的人只能在日復一日中將自己的斗志磨滅的一干二凈,獨留回憶與惆悵。我們都只是平凡人,命運沒有很多精彩絕倫卻也真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畫出什么樣的人生軌跡,全看自己的一念之差。
即使現在能做的只是當個斜杠青年,也是極好的。
這個世界物質且無情,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體現在方方面面;這個世界卻也包容而多元,因為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越努力,越幸運。
祝我們每個人都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