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說:“人們總是高估一年內的收獲,低估十年后的成就。”
慢慢來,就很快。
一,慢慢來,學會自愛
我是一個追求自我成長的人。從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要上進的時候開始,確實成長了許多。但是自己對自己變得越發苛責。
鑰匙忘帶,數據線丟失,錯過一班公交,遲到幾分鐘,都會責怪自己不應該,不應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先生安慰我說我已經很久沒落鑰匙了,朋友對我說你那時候的心態多好,是榜樣。但我當時還是不能原諒自己。會覺得這一點小瑕疵毀了整個旅程。
我會指定看起來雄心壯志的讀書學習計劃。一旦中斷就懊惱不已,干脆就此放棄。
買了很多書,也讀了不少,記住的卻寥寥無幾。課程報了不少,都沒有學完。看著這些未盡事宜,立馬就會陷入責備的漩渦。
這責備都有什么?
責備自己,不夠自律,責備伴侶不夠支持,責備家人不夠幫助,責備命運的不公,責備生活的艱苦。
于是,開始喝一杯雞湯,告訴自己,人生本來就哭,唯有自渡。
就這樣,沉入海底又上岸,又沉下去,就在怪圈里浮沉,同時還波及其他人。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我不夠愛自己。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愛,怎么可能愛他人。如果愛他人,也是期待回報的,如果得不到回報,就會心聲怨念。以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感動不了天,感動不了地,也感動不了你,充其量只是感動了自己。還以為自己看清了人間不過是一場利益關系,那人間的單調性也太單調了。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要把愛和自律結合起來,越自愛越能自我完善。”
在這個高談自律的時代,如何實現自律才是最切實際的。自律的原動力那就是自愛。
愛自己,允許自己有不完善的地方。
愛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慢慢成長。
愛自己,給自己一點空間去發現可能性。
愛自己,給自己多一點照顧,在身體上,在心靈上。
如果,我們足夠的愛自己,再別人需要你的時候,你才會很愿意地,不求回報地,但行好事地去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否則,都是臭大姐味兒。
二,慢慢來,注重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滴水可以穿石,我們都知道積累帶來的益處。但在積累的道路上,總會變得貪婪。
打卡,看著日子由第一天變成第十天,第三十天,兩個月,三個月,一百天,二百天,五百天,直到一千天,開始下一個一千天。
著實這樣的累計,讓自己放棄都難,割舍都難。但在后來的天數里,有多少天,只是為了數字的增加,而不是真正的累積。
開始我們確實能感受到點點滴滴帶給我們的成長,但后來的后來,為了追求看似的累積卻并沒有真正習得。這樣就違背了累積的初衷,且無意義。
意識到這一點,我暫停了我的APP英語打卡,我想歸來時,我會學得更透徹,更多。
讀書上,我也有這樣的一個毛病。我信星座,我是獅子座,我自認典型,充滿ambition。當我意識到讀書給我的益處,我恨不得讀萬卷書。我恨自己大學時候沒有讀很多很多書。這是典型的補償心理。
這三年我讀的書比以往多了,第一年七八本,第二年二十多本,第三年三十本這樣。影響確實有,但對書里的觀點理解的并不透徹,這就讓讀書的意義大打折扣。
馮唐說過,只要讀書,就已經超過了很多人。這著實叫人欣慰。馮唐還說,讀了書,記不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挺好的。這也著實叫人欣慰。馮唐還說,讀書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所以一定要去讀啊。而且讀了這么久的書,確實也知道該怎么讀了。這就是收獲和成長呀!
三,慢慢來,享受當下
《被討厭的勇氣》和《當下的力量》,這兩本去年的立夏到今年的立夏,還記得當時讀書的光景。外面漸漸燥熱起來,屋里有點涼爽,都談論到同樣的問題:過去不在,未來不在,只有當下可以把握。然而,人們總是為過去的和未到來的煩憂,就不好了。然而回憶美好,未來可期,自然是好。然而,這好與不好,當下勢必要過好的。
說說我自己。我也不是很擅長把我當下的,我意識到當下的重要,千百次。才一點點建立起專注當下的自信和決心。
因為剛剛成為母親,我自己一個人帶娃。我那么多在做的,要做的事,都按下暫停鍵。我害怕一停就錯失了機會,為此感到焦慮。懷孕的時候,我在寫字,我突然發覺,自己一直在快速的節奏里,變得神經慌張。寫字,摘抄,應該是緩慢而放松的,我卻整個人都是繃著的狀態。進而就是產后害怕錯失的恐懼,表現就是很努力,很上進,但是沒有好結果。
我試圖早起學習,報課,孩子睡了趕緊去干點什么。忙忙叨叨,孩子覺沒睡好,我也沒有干成任何事。心情不好,看誰都不順眼,還覺得委屈,轉嫁給身邊的愛人。實則,是自己出了問題。
《人間值得》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些工作不需要直接賺錢,但可以為上班的丈夫或者妻子提供幫助,替他們照顧孩子和家人,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賺多少錢倒沒那么重要,如果能夠支撐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這就足夠了。人生,就是這樣活著而已。”
想想,人生到底該怎樣活著才是對的呢?
我之前還看過一句話說,如果不能改變,就要接受。
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目前自己的狀態是周一至周五在家帶娃,周六周日上課。恒子奶奶的話,讓我安心了許多。那么我不能像之前那樣忙碌奔波,事業低谷的時候,就該好好享受生活。讀書,寫字,做飯,看美劇,學英語,考證書,學唱歌,練琴,旅行看風景,等等等等,好多事情可以做。家庭主婦,創造的是美好生活啊。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到:“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最后,讓我們,在事業高峰期享受成就,在事業低谷期,享受生活,過好每一個當下,慢慢來,就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