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年一過,春節就快到了,在我的記憶中,這是孩子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
如今的孩童們,怕是再也感受不到,我們80后那一代人過年的喜悅了罷。
我們印象中最深刻的歲月,大抵在九幾年,十來歲的年紀。那時候物質遠沒有現在豐富,餃子,似乎也是在節日才吃上那么幾次。新衣服,基本上是過年或者換機才買上一兩件。
孩童們,一到臘月,就開始念起童謠,那些童謠,就是數著日子到過年的真實寫照。我依稀記得,寒假一開始,就開始幫家里大人收拾東西,打掃,蒸饅頭,炸油條等。在我們村,我們家的廚房排風系統算的比較好的,所以,一過臘八,村里的嬸子們就各自帶著家里的米面油菜到我們家蒸饅頭和炸油條。我和小朋友們,就在院子里打打下手,幫忙撿點柴之類的。有時候會一起做做寒假作業。
一般寒假期間,電視都會放西游記和三國演義,于是,看電視也是過年期間占用時間比較多的娛樂之一,那時候都是循環播放,80幾集的連續劇,幾天就播一個遍,經常會重復看某一集,依舊樂此不疲。
快到過年,村里外出務工的小青年們都回鄉了,便回給我們這些年紀偏小的孩童們講一下外面的世界,在某個陽光燦爛的下午,一群小孩們圍著1-2個大孩子,這些大孩子們往往穿的用的,都比較新潮,讓小伙伴們驚奇不已,我們聽他們描述外面精彩的世界,講到開心處,大家一起大笑起來。
時間慢慢過去,轉眼就到了年三十,這一天,是最有儀式感的一天,晚上要放鞭炮,初一早上要很早起床,我們稱之為起五更,寓意起的越早,收成約好,賺的越多。而這一天,父母親戚也會給我們一點壓歲錢,任由我們買點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東西。這,也是小朋友們,喜歡過年的原因之一罷。
初一這天,按我們當地的風俗,是不能做事的,就是到處串門玩兒,到街上閑逛,大家在一起聊天扯淡。多年來,我們村自發形成了一個節目——比炮,也就是村里的年輕人們,聚在村口,把自己家里買的炮,一一拿出來放掉,聽響聲,然后對炮進行討論評價。
早飯一過,大約七八點的時間,年輕人們都從家里三三兩兩的出來,聚在村口的小賣部,開始比炮,這個時間大概可以持續上兩個小時,然后就各自散去,給村里的長輩老人們去拜年,長輩老人們也會準備一點壓歲錢給小朋友們,然后就是賣小玩意兒是雜貨車子會出來售賣,這是這一年中,我們隨便花可以自由支配的錢的日子。
隨著我們的年紀越來越大,年味也越來越淡,現在在城市里過春節,只是一家人在自己房子里看看電視,刷刷微信,兒時的年味,也只會存在記憶里。
兒時的年味,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歲月。。。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