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有段時間我經常思考著:獨行俠的由來。這是我給自己的定義。我終于想明白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人在行走著,路途上會遇到很多人,但他們都是匆匆過客,過了這一段路,我們彼此不再相關。我曾很羨慕別人,怎么運氣這么好,到了哪個地方都有熟悉的人相伴,而我卻總是一個人。是的,我的確如此。小學畢業后,我們一個班級的同學基本上都是被安排到同一學校,因為地段生的緣故。但是別人就可以三五知己分到一個班,每天上學放學都可以結伴同行,還要一點是,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有熟悉的伙伴在一起,心里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些許的安慰,也不那么懼怕。而我呢?就是典型的獨行俠。不過還好,上天不至于那么殘酷,姐姐只是比我大兩歲,還沒畢業,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里,姐姐可以帶我走一段時間。因為學校離家遠,每天騎車過去都要半小時,所以我必須學會騎車。在做完苦力的暑假里,我拉著姐姐讓她教我騎車。說我是馬路殺手一點都沒錯。無論前面有什么障礙物,我就不自主地撞過去。結果可想而知,這就好像炒菜一樣,障礙物、車、還有我全都混在一起。好好的車撞壞了,我的手腳也是又青又紫還流血。新學期到來了,不管我的車技如何都是要上路的。以后的日子里我起早貪黑,駕馭著那兩個輪,穿梭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有時候會飛進溝里,有時候會摔倒在路上,有時候會跟別人迎面相撞......這些都不重要,我的目標是在學校里,那個可以指引我走向光明的地方。
華是我在中學認識的第一個同學,那天放學,全班同學都走了,只剩下我們倆還在收拾書包,我們開始了對話。她長得很瘦小,一臉稚氣,笑起來雙眼就會咪得很小。她話不多,膽子小,在班上總被人起花名“小衣架”。后來才知道,原來她在家里排行老二,粵語“二家姐”跟花名發音相似。我們逐漸跟班上的同學熟悉了,朋友也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做朋友。我的同桌“文”,以及華的同桌“梅”,剛開始我們四個關系不錯的,大家都是那么單純,樸素。在一次作文課上,我的文章得到老師的贊揚,文章論點大概是關于婚姻的,老師說我的觀點新穎,有創意。之后,梅時不時拿出這件事來說,還說下次要來個創新。頭一兩次聽了,我心里還是挺高興,覺得有人在夸我。但是這個“夸”的次數就變味了。梅是妒忌我,她希望老師夸的人是她自己。一個學期回來,我發現大家有所不同了,尤其是梅,她的頭發顏色變了,不想以前那么黑。學校不是規定了不能染發燙發的嗎?她這么做就不怕學校處分?學校真的沒有處分她,也許染的顏色并不明顯。可是這樣弄一下發型應該不便宜吧,像我們普通家庭孩子,拿來這么多零用錢,而且梅還是領低保的,花這錢有必要嗎?
隨著人的年紀逐漸增長,攀比、虛榮心理仿佛越來越盛行,特別是在初中生群體里。見到的事物和人的范圍比以前更寬闊了,物質分配上有一定的認識,開始追星,模仿,加上叛逆期的各種標新立異,渴望成為大眾的關注點。短短三年時間,文變了,華也變了。先是一頭的直發,還區分著什么離子的,到后來一個個小玉米頭,頭發一串串的,帶點小波浪。這些發型挺好看的,也都很新潮,肯定花了不少金錢和時間進去。以前我跟華放學經常一起走的,盡管出了校門不遠就分道揚鑣。有時還會一起去逛街、吃東西或者陪對方剪頭發。市場上理發店很多,大部分都很實惠,而且手藝都不錯。可是華一定要去高級的理發店,效果跟普通理發店差不多,不說出來,誰會知道在哪兒剪的,但是這些的價格比普通的翻倍。每次她在里面剪發,我就在外面等。我不喜歡里面那種氣氛,那些人的目光很勢利,只要一進去,他們就會把你從頭到腳地打量,好像要把你吃掉似的。如果穿著時尚的,衣服貴點的,他們就笑臉迎人,否則,隨便給你剪下頭發就打發你走。我最不喜歡那些店員把自己的頭發弄得那么非主流,一個殺馬特造型以為很好看似的,真的是人不人鬼不鬼。我們不過是普通的學生,家里并不是富裕,有必要進高級的公共場所嗎,還要受人白眼。如果我們想以后可以進出高級公共場所,有高級的消費,那應該自己努力賺錢,而不是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作為一名學生,衣著干凈整齊很必要,至于名不名牌那就另當別論。家里富裕的可以穿好點的,不然,普普通通也不丟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的,有的人出生就是富二代,要什么有什么,而有的人出生在貧民窟,溫飽都成問題。這樣的比較有意義嗎?況且,在學校里你穿著那么時尚,裝得那么有錢,朋友就會更多嗎,別人就會對你更好,學習成績就更有進步?中學畢業后大家就各奔東西,如今她們都以為人妻,為人母,我還在求學的路上打滾著。也許她們已經找到人生的目標,過得很幸福吧。我始終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可以創造財富,知識可以豐富我的閱歷。
第二節
想要獲得更多,那前提是自己必須努力。在一次數學實踐活動中,老師布置了一份作業,要求我們做一把稱來描述函數的內容。我費盡心思去砍木,打磨,刻畫,終于完成了作業。在我交上去前那一刻,一群蒼蠅就圍上來了,你一言我一句的,說加上我的名字吧......我心里只想回他們一句:你們給我滾。我砍木的時候,你們不見得那么積極,我在打磨的時候,你們來問過一句嗎?何況我加上你們的名字后我會得到什么?你們誰都不愿意付出一點,憑什么來分享我的勞動成果。我心里雖然這么想,但沒有說出這些話來。上了初三,我很順利地進入了重點班。班上高手如云,想要得到老師器重,除了成績了得,還要跟老師打好關系,跟同學混得好,否則就隨波逐流,浮浮沉沉,或者直接石沉大海了。初三之前,我是班上尖子生,自然是得到老師器重的,頭戴光環那種,平時不用申請都會得到老師主動的輔導,栽培。可現在不同,不要以為“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是至理名言,你不表現自己,金子也會有被氧化的一天。我體會到自己的社交能力是多么的欠缺。分班后第一次上英語課,老師讓我們進行“free ?talk”,過往的課堂從沒有過的形式。我站在臺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焦慮、尷尬、腦袋一片空白,臺下的同學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我最后還是什么都沒說,下臺了。我學了那么多年的英語,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真的太沒用了。接著班上的同學一個個上臺演講,我最欣賞高妹,本身她就很高,站在臺上非常自信地表達自己,不慢不急的節奏,語氣誠懇而有力“I ?want ?to ?be ?a ?guide......”。那一刻我仿佛要愛上她了,那么有自信,有魅力的女孩,簡直就是我眼前的一道光亮,指引著我向前。后來我漸漸適應里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再像之前那樣畏首畏尾,只是學習壓力加重,我忘記曾經的感覺,曾經尷尬得無地自容的感覺、看到光明的喜悅之感。很微妙的是,雖然心里還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但是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了,也許有過一些經歷,人正逐漸成長吧。
初中三年,老師都待我不薄,原因之一:我是個乖學生,能順從老師的要求,不給他們添麻煩;原因之二:姐姐的光環,部分老師教過姐姐,因此他們也都認識我了,因為喜歡姐姐,所以他們也都喜歡我了。老師都喜歡乖巧、聰明的學生,只要符合他們的要求便可以成為寵兒。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發現自己習慣“討好”別人,不是對別人阿諛奉迎的那種,而是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只是有的老師比較另類,她不喜歡學生上課很認真,她說那些認真都是假的,那個學生要么就是聽不懂,要么就是思想開小差,神游去了。要不然課堂應該是活躍的,譬如數學課。對我這個數學白癡來講,我在她面前就原形畢露了,我聽不懂數學,因此我一般都不出聲。她經常說我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然后一臉嫌棄。估計她是唯一一個不喜歡的我老師。喜歡與否會影響雙方的關系,她不喜歡我,自然我也不那么喜歡她,每每她洗了頭發來上課,那個長發飄逸的場景讓人毛骨悚然。老師的頭發長達腰部,有點卷曲毛躁,她一身筆直的白襯衣。只要窗戶吹進風來,頭發飄揚,一個回眸,一張有了年紀痕跡的臉加上大喇叭一般的聲線,我腦海只浮現的貞子的畫面。她的外號叫“如花”,看過周星馳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那是個什么樣子的人。曾經有一個老師也說過我思維是直的,不太會拐彎。是的,我的確如此,不大會舉一反三,我并不是完全聽不懂數學課,只要有人給我提個醒我就知道怎么解答。很悲哀的是,現實生活里,沒有這樣的人存在。很多時候我要么請教別人,要么就自己冥思苦想。除了數學、物理,我其他科目還不錯的,如果不是這兩科拖了后退,也許現在的境況就截然不同。校長小張是我們的物理老師,他講課很幽默,聲情并茂,還喜歡講笑話,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學物理。在他看來,物理是很枯燥的科目,很多學生學不下去。小張這個呢名也是我們取的,他也不介意。有次他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前上學,他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發憤圖強,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就去當老師。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現在終于當上了校長,一家人日子還過得挺滿足的了。但是每每同學聚會,看到那些富商同學生活得那么好,心里就有點慚愧,又有點不滿。自己讀書這么好,在那個時候能考上大學的算厲害的了,但是出來工作賺的錢就那么少。相反,那些富商同學沒讀什么書,出來同樣當上大老板賺大錢,真是太不公平了。這就是現實啊!但是,不管賺錢多或者少,學習還是要的,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別人有好的項目給你都不會做,那就別說賺錢了,工作都可能沒了。是的,社會在進步,如果不學習,不進取,那遲早會被淘汰。小張的話很現實,應該有多人感同身受。以前讀書好的同學出來工作了就是給人的打工的,每個月領著固定的那么點工資,相反那些學習不怎么好的幾乎個個都混得不錯。這些情況讓人反思: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網上曾經一度流傳,讀書無用論,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證明讀書無用的論證。但是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棄書不讀,那就得不到知識的來源,怎么談以后的發展呢。這好比如:我要建一棟房子,房子要幾層樓高的,那么地基必須扎穩,這就是知識的積累了;然后房子要設計什么風格的,選用什么材料更好,工程要怎么進行都需要知識,不然被坑了也不知道,還一味說好好好。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不也一樣,一味說讀書無用的那只是沒有學到點上,沒有學到極致才妄下斷言。
第三節
三年的光陰轉眼就過去,我懵懵懂懂闖進了陌生的校園,認識了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有的嘲笑我土包子,長得丑;有的同學從青澀的鄉村女孩形象蛻變成時尚達人;有的整天渾渾噩噩,酗酒成性,打架打得頭破血流......這些都是我們的曾經,我們的青春,風光也好,羞澀也罷,作為回憶就夠了。只要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切都是美好的,孤獨才更能讓人清晰分辨前方的路,排除一路上的各種誘惑,孤獨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