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微博,看到了一條評論:“5年前上海書城,《職場急診室》簽售會,你做小助手,我是要送班長潤喉糖的女孩。時間太久樣貌早已在腦海模糊,但你的耐心和鼓勵我自己送禮物的感動,一直在心里清晰。”
我想起了那天,一個小姑娘慢慢地靠近簽售臺,我接過她手中的書,她遞給了我一盒潤喉糖,讓我給同哥。我只是覺得,如果是我要送禮物,我肯定希望并且愿意自己親手給他,不管他收或者不收。于是,我跟她說,你自己給吧,當時簽售的速度很快,我跟她說話的時間也不多,更不能用幾句話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一直覺得那個小姑娘會覺得我不愿意幫她,直到很久的五年以后,通過一條評論我才知道,原來她一直明白我當時的心思,原來她也一直為此而感動。穿越五年的感動突然蔓延到了我此刻的心中。
有時候,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卻不知道,對于他人而言,卻埋下了深深地感動。
我閉著眼睛等在檢查室外,“你怎么還坐在這里?做了皮試了嗎?都1:40了。”我聽到她叫我的名字,回應她已經查看過了。繼續閉上眼睛心里覺得暖暖的,在她看來她只是做了自己認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而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的關懷。
那個親切的叫我名字的小護士,讓我在陌生的環境里感受到了溫暖。
那個和我聊天的麻醉師,不管我說什么,他似乎都能夠接著話題說:說起我的職業,他說他知道;說起孩子們,他說他看到過;說起學校的校址,他說就在他學校旁邊。我說,你是被派來緩解我緊張情緒的嗎?他說,你緊張嗎?哈哈。走進去時,我和他說再見,旁邊的人很疑惑,以為我們兩個認識,那一刻,我真的不那么害怕了。
他們說你可以去哪里哪里看看他們的生活,就知道應該怎樣珍惜自己的生活了。不過是他們隨意說出口的話,在我看來,卻是額外的關心,特別溫暖。他們可以不說,因為沒有義務說。他們可以不說,那與他們的工作沒有必然的聯系。他們可以不說,誰也不會說他們失職。但是聽著他們那樣說,我卻覺得特別地溫暖。
他們都做了很平常的事情,在我看來卻是無比的溫暖,仿佛給我焦躁不安的情緒打了鎮定劑。而離開那個房間,我竟然不記得他們的面容了,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溫暖,卻一直都在,想來也特別清晰。
就像五年前,我沒想到按照我的本意說出的話對于別人而言竟然是這樣的印象和銘記。
我說,我越來越喜歡一些人了。不是外表,而是他們身上帶著的那種讓人覺得溫暖、安全的光環,吸引著人,讓人想要靠近。現在我知道了,對于喜歡的人,沒有必要費盡心思地靠近,只要像他們一樣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對喜歡最崇高的致敬。
有人問路,我一邊走過去一邊說,可是由于距離有點遠,聲音有點小,他們沒有聽到。以前我會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別人沒有理我,現在我卻不這么認為了,我只是在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只是這樣做恰好能夠幫助到別人而已。
陌生人,能夠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相遇就是一種緣分,而恰好我們的相遇能夠彼此溫暖,我覺得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謝謝那些溫暖我的陌生人,因為你們不經意的舉動,讓我感受到了溫暖,也想要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奢求以此感動別人,只是希望終有人因為我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感受到溫暖,像我感受的那些溫暖一樣,讓他們蔓延。
幸福,從來沒有什么固定的公式來計算,一顆愿意感受的心,幸福就在不遠處,向你微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