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的學校報名上一年級的基本標準是孩子在當年6月30日前滿6歲。有的學校規定的日期是9月30日甚至12月31日。看來這個我們比較嚴格。
但事實,還不僅僅如此。
那年湯圓5歲多在上幼兒園。一開學就聽說2月份學校會請專家來給小朋友做評估,看是否可以上一年級。于是所有的家長們又有了新話題,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上讓大家多少有些糾結。這個所謂的評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還有各種流言,華德福學校鼓勵孩子自由的玩耍,發展小小身體的平衡感,于是聽說一定要會側手翻,還有各種運動。
好不容易等來了評估的老師,她會在學校待兩周和每一個達到基本標準的小朋友單獨做評估。第一天看到她在和一個小朋友在教室里跳繩,心里突然想,啊,湯圓會跳繩嗎,要不然回去幫她練習一下。放學接了湯圓,故作漫不經心的說,咦,你們班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去公園玩啊。她立即回答說,是因為老師在和她做游戲。做游戲?好吧,這個說法尚可接受。
正好到了和可樂班級主課老師單獨溝通的時間,于是我們花了大把時間討論這個測評。老師的說法讓我們放下心來。首先,這不是一個一年級的入學評估。只是在小孩子們上一年級之前更好的了解小孩子的情況,這個報告同時會給到一年級所有的老師,這樣一年級的老師會更有的放矢的和孩子們交流,知道哪個小孩子需要多說幾遍才能記住,又有哪個小孩子是坐不住的...... 這是一個小孩子個人發展測評,同時,學校還會在二年級,四年級的時候繼續這個測評,可以看到孩子們進步和完善。這番話似乎是安慰了我,做為超級緊張的媽媽也放棄了在評估前幫湯圓練習的打算。
終于有一天,湯圓說,今天輪到我和老師做了游戲。于是我問,還好玩嗎?她說,好玩的。(華德福在一年級之前就是自由游戲,沒有任何字母,數字的學習。老師會和小朋友一起做點心,唱歌,畫畫,做手工,這不同于美國的其他學校特別是公立學校。)測評的游戲包括了解小孩子的目光追蹤能力(eye tracking),復述故事,對故事的理解,扔接球,跳繩......
在所有孩子的評估結束后,學校開了家長會,解釋了為什么要做這個評估。基本上和可樂老師說的一致,當然也建議了一些家長和孩子一起做的游戲,以幫助他們發展某些方面的能力。然后我們在和湯圓的主課老師單獨見面討論測評結果。她告訴我們她們對湯圓能力發展的理解,還說起了湯圓做評估時的細節。湯圓和測評老師一起做了所有游戲,但是,這個老師不是這個學校的,湯圓一個字也沒有和她說,拒絕了復述故事,但是根據故事的大概意思畫了一張畫。測評的結論是湯圓已經完全準備好上一年級了。
兩年后可樂也做了這個測評,這時候我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大驚小怪,處處驚詫的媽媽了,當然,可樂是個要強的小姑娘,經常覺得自己和湯圓一樣大,從不覺得自己比湯圓小就天經地義的應該不如湯圓。自然各種游戲都不在話下。所以她雖然當時沒有換牙(乳牙脫落在華德福的理論里也是孩子成長開始學習抽象知識的重要標志。)又是班級最小的孩子,測評的結論仍然是她也準備好上一年級了。
可能有人會問,有沒有結論是不適合上一年級的?當然是有的,不過學校還是會和家長深入討論后尊重家長的意見。不過就我所知,家長也相當尊重學校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大多家長都選擇了讓孩子再等一年再上,我們還知道有家長主動要求孩子晚一年上一年級。記得看到過一篇文章里說美國體育明星很多是一月份生日,因為大多學校的入學年齡截止日期是12月底。一月份的孩子是年級里最大的孩子,在6歲的時候還是有絕對的身體優勢,從而獲得更多在體育上發展的機會和信心。自信應該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吧。
想到我自己,一年級入學時所在城市是7歲上學,當時父母已經知道一年后會搬去另一個城市,入學年齡是6歲。父母怕我變成班級里最大的一個孩子被歧視,想盡了辦法讓我6歲就開始了一年級,可我的生日在7月份,于是比班級里很多同學小了一歲半,成了真正的小八拉子。
湯圓上一年級之前,我非常擔心她被標上沒有ready的標簽。但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開始感受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在屬于她們自己的群體里成長,生日當然不能做為一個絕對的標志,而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安照自己的節奏長大。
也許是想想容易,不知道需要面對上與不上的選擇的時候,我又會是什么想法。
上不上一年級,你的選擇會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