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北京人》中有這樣一段愛情故事。
愫方,曾文清的姨妹,自幼是孤兒被接到曾公館。兩人青梅竹馬,朝夕相處,卻沒有在一起。愫方三十多歲還未嫁。她和曾文清彼此相知,有共同興趣。
文清的妻子思懿是個心口惡毒的婦人,知道愫方和文清之間的感情,總是明里暗里難為愫方。
先從文清說起吧。他是個知識分子,靠著這個快要倒下的封建家庭養活著。不工作,只是每天養養鴿子、作詩畫畫,后來還抽上了鴉片。
江泰:……(指文清對袁任敢爽快地)他有感情上的苦悶,他希望有一個滿意的家庭,有一個真正了解他的女人同他共處一生。(興奮地)這點希望當然是自然的,對的,合理的,值得同情的,可是在二十年前他就發現了一個了解他的女人。但是他就因為膽小,而不敢找她;找到了她,又不敢要她。他就讓這個女人由小孩而少女,由少女而老女,像一朵花似的把她枯死,悶死,他忍心讓自己苦,人家苦,一直到今天,現在這個女人還在……
后來文清終于在心靈與家里的壓力之下走出曾公館,外出謀生去了。愫方為著這只“飛出去的鴿子”而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即使曾家一天天的霉爛透了,她也要守在這里,為著她愛的人。
愫方:我,我說……(臉上逐漸閃耀著美麗的光彩,蒼白的面頰泛起一層紅暈。話逐漸由暗澀而暢適,衷心的感動使得她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他走了,他的父親我可以替他伺候,他的孩子我可以替他照料,他愛的字畫我管,他愛的鴿子我喂。連他所不喜歡的人我都覺得該體貼,該喜歡,該愛,為著……
……
為著他所不愛的也都還是親近過他的!
愫方對文清的愛情,是我讀過很多書很多故事里最無私最純情的一種愛。他去外面尋他的人生去了,她愿意無怨無悔的做他身后的女人,替他守護本該他承擔的一切。愫方的這份“癡情”讓我熱淚盈眶。
而她絕不是舊時代的女性,她有新思想,只是她所做的一切、忍耐都是為了讓她愛的人帶著那份希望,飛出牢籠。
而最后她徹底絕望了。
在外面受不了風浪的“鴿子”回來了。他說他“飛不動了。”愫方本來打算用自己的犧牲去換得他的自由。沒想到他又回來了。
這一次打擊讓愫方徹底看清了事實。她最后決定和瑞貞一起出走也是必然。
當她經歷了這許多之后,我相信她一定可以獲得重生。天高任鳥飛,只要她還活著,只要她還有面對風浪的勇氣,她一定可以飛得更加高遠。
要愛一個“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