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興趣有三個層級:感官興趣、自覺興趣、志向興趣。多數人對興趣的理解,停留在感官興趣層面。
興趣第一個層次:感官興趣,它是指通過感官的刺激產生的興趣,它很短暫、不受自己控制、不穩定。所以,感官興趣讓我們當時很爽,但卻無法讓我們集中在任何一個事務上,更能形成能力。
興趣的第二層:自覺興趣,它是把感官興趣升華了,加入了思維的力量,通過個人認知行為的參與,把興趣培養成為一種能力,形成更加穩定、持久、可控的興趣。
我們覺得燒雞好吃,狗狗也有這興趣。但我們對如何做這么好吃的燒雞感興趣,想學會這門手藝,于是開始搜索燒雞的做法,并嘗試自己動手做,這就是自覺興趣,但狗狗確實是辦不到如何去探索做好吃燒雞的。
感官興趣激發了我們了解新事物的欲望,開始大量的學習,隨著學習深入帶來了行動,知識學習+行動形成能力。所以,自覺興趣才是興趣持久的原因。
興趣的第三層:志向興趣,加入了理想和價值觀的興趣就是志向興趣。人的自覺興趣可以有很多,對燒雞有興趣,對燒大鵝有興趣,對全羊湯有興趣……那么,到底哪一個興趣能夠成為一生的興趣,哪一個興趣可以經得住時間和困難的考驗?答案就是志向興趣!
丁俊暉8歲開始接觸臺球,之后每天練習8小時以上,才有之后的11次排名賽冠軍,這一切都是希望將興趣作為工作,職業臺球手。
愛迪生一生都旨在“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所以不厭其煩地嘗試了20000多種材料,最后才制成了能夠發光45小時的燈絲,成為發明大王人生路上靚麗的一筆。
喜劇之王周星馳跑了6年龍套,受到白眼無數,因為堅持“演員的自我修養”,終成就今天的“星爺”。
正如作家古典所說:“興趣不是那件讓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結果的事, 興趣是那件讓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點爬起來, 一邊苦笑著罵娘一邊咧著嘴干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