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次講了焦距的基本概念,現在你應該知道大家常說的,什么是廣角鏡頭,什么是長焦鏡頭了吧,但是限于篇幅,大家或許對廣角或長焦沒有感性的認識。
不同焦距的視角
借用網絡的圖片(叔還是沒空去拍,除非有付梓那天,呵),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相機位置不動,不同焦距的鏡頭可以容納場景的大小不一樣。焦距越短(廣角),容納的場景越大;焦距越長(長焦),可以將主體拍攝得越大。
上述的說法或許并不準確,確切的說,這是焦距和視角的關系。
怎么理解這張圖片呢?圖片中眾多線條的匯聚點可以認為是相機的位置,左側含有“mm”字樣的是焦距,右側含有“°”的是視角。
比如14mm焦距情況下,相機是視角是114°,它們和匯聚點形成一個倒三角,倒三角的上面一根線的長度大約就是相機可以看到的場景。
可以看出來,焦距越短,視角越大;焦距越長,視角越小。
再舉個例子吧,如果對視角概念感覺依舊很空泛的話:望遠鏡顯然是長焦,因為它可以把很遠的物體(比如)拉到眼前。隨意的拿起望遠鏡觀察月亮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一定可以一下子看見月亮,因為望遠鏡的視角小,需要慢慢找。
視角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視野。廣角視野大,長焦視野小。
不同焦距的透視
下面的圖片依舊來源于網絡,用于說明不同的焦距,拍攝同樣大小的主體圖像,給人帶來的主觀感受有什么不同。
這和上面的測試不一樣,上面測試視角是相機位置保持不動,測試不同的焦距能夠拍攝多大場景的照片;這里的測試呢,是相機前后移動以獲取同樣大小的人物照片。
廣角:有強烈的透視感,即近大遠小。
中焦:透視感比較自然,接近人眼。
長焦:透視感很弱,遠處的景色看起來距離主體更近一樣。
有好事者做了一個gif圖片。上面的gif圖可以更加直觀的發現不同焦段和不同角度拍攝的人物,給人的感官完全不同。
所以呢,你向相親對象索要照片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找他(她)要中焦拍攝的照片,譬如身份證照會非常合適,笑。
因為大家可以輕松的看出,將手機(手機是超廣角鏡頭啦)高高的舉起,俯拍自己的照片,臉會明顯偏瘦,不留神就拍出一張網紅的臉。
找網紅?你確定你是郭富城嗎?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