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開始用電腦上網(wǎng)的年代,大學里還在教basic語言(你如果不知道可以不用理會,因為那時考的計算機基礎(chǔ)一級二級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工作便利,我算是同事里最早一批開始用電腦的,甚至還用過一段最古老的電話撥號。
那還是在本世紀初。你可能想象不到差不多十五年前的網(wǎng)絡和現(xiàn)在有多大區(qū)別,但有趣的是,一直循規(guī)蹈矩的我居然追星了,并且加入網(wǎng)上論壇,參加線下活動,混成了元老。但我說這些,重點不在于追星,而在于網(wǎng)上論壇里認識的幾個網(wǎng)友,后來居然成了十多年的朋友。特別是對于我這種完全在既定軌道上生活的人,能夠認識和我完全不一樣、若非網(wǎng)絡絕不會相交的人,這是個新奇的體驗,也是我之后不拒絕新奇事物的開端。
在那個年代,網(wǎng)友基本上是騙子的代名詞,若有人說和網(wǎng)友約會,家人朋友都會異常緊張。好在我追的是男明星,粉絲們當然主要是女孩兒,第一次在網(wǎng)上相約去看電影,老公聽說我去見網(wǎng)友先是覺得不可思議,后來擔心上當,等聽說其實是個比我小將近十歲的小女孩兒,才算是釋然。
就從那時開始,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上學上班,固定職業(yè),我的一步步都在預料中,周圍的同學同事莫不如此,自主創(chuàng)業(yè)沒有今天這么火爆,有個別人找不到穩(wěn)定工作還急的要命。——但是,這一群孩子里,最經(jīng)常見面和聊天的那幾個,恰恰是沒什么正經(jīng)工作的,也不能這么說,可能只是本地的孩子生存壓力不大,也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就這樣一會兒在這個公司干,一會兒在那個公司干,工作內(nèi)容也五花八門,可說是跳躍性極大。
我很好奇,很想知道他們對今后如何打算,他們靠什么來維持開支,他們怎么能接受這么不穩(wěn)定的生活,他們哪里來的精力看完這么多電視劇電影,對明星的一切如數(shù)家珍,為了喜歡的明星(不是我們一開始追的這個)學編劇、學設計、學日語、學韓語……總之,在我看來,他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充滿各種可能。
和我一起看電影的小女孩漸漸長大了,在十多年里,她幾乎不停地在學習,上各種專業(yè)培訓班,開始是為了追星做專題片學攝影攝像,學后期制作,后來又學畫畫,學英語,甚至還學了相聲、評書等等,期間還換了幾次工作,從儀表修理換到了人力培訓。每一次都感覺她有變化,而且總是忙碌。有幾年的時間,因為我工作的變動,她打工的地方太遠,我們漸漸聯(lián)系少了。最近一次見面大約在一年前,她告訴我,她考了漢語國際教學資格證,正在教外國人的孩子學中文。開始有點難,愿意選她課的人少,上課地點四面八方,跑起來挺辛苦。但她的眼神閃爍著光芒:這一次,我覺得我終于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職業(yè)了,我喜歡孩子,也喜歡教他們漢語,也喜歡通過這些外國人了解不同的文化。
看著她的樣子,我深深被打動。年紀的增長,不穩(wěn)定的生活,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男友,都沒有讓她失去不斷嘗試的勇氣,直至找到自己最愛做的事。不久前,她去了西班牙,她說得到了一個家庭的邀請,去教他們的孩子漢語,一年。以后呢?可以的話就在這邊待下去了。她發(fā)來笑臉。
由衷地為她高興,也由衷地感到,生命原來有如此多的可能性。自己在一成不變的軌跡里走慣了,幾乎忘記我們是可以重新開始,重新出發(fā)的。我不由得想到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很多想法和愛好,然而我只是哀嘆年紀大了,學不進去,或者覺得改變太難,不可能。這么一年年拖下去,終于讓自己深深陷進這軌跡中,難以脫身。
其實,道路都是自己的選擇,今天的努力,決定了明天的方向。若你今天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恐怕是自己放棄了改變的努力。沒有多少人是在清晰看到將要走的路才開始努力,大多數(shù)不過是追隨本性,一直在學習,不斷嘗試,收獲之后的結(jié)果。那些勤快的人始終勤快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好學的人不為什么明確的目的也會一直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后走上的道路不過是你一直選擇的那條。
所以,想做什么事,就要趕快做起來。有很多事,不立即去做永遠不會再做了。常常是對失敗的恐懼阻擋了嘗試的勇氣。到現(xiàn)在開始吧,你需要每天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