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時候受李開復的影響很大,那時覺得他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神話。后來第一次換工作,很迷茫的時候讀到了《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而不同》,備受鼓舞。而這本《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則是李開復的最新出版的書,記載了他在診斷出淋巴癌之后抗癌的經歷。
第一部分:與死亡交手。講述了從發現癌癥、確診癌癥、化療和最后階段治療的過程。很難想象,如果今天醫生告訴我身患癌癥,明天我還能做什么。生命的時光讓我在懵懵懂懂中揮霍,我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去完成,我的夢想還在遠方。尤其是寫“墓志銘”,讓我警醒,我這一生到底想要成我一個什么樣的人?
第二部分:病中覺悟。這一部分印象最深的是康復階段從父親那里獲取能量。還有從其他聯系人獲得的各種幫助。所有的這一切,決定了最終能夠戰勝癌癥。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是一個孤獨的生物。總會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只不過這個聯系的強弱和時間有所不同。在需要的時候,如何為我所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三部分:最有價值的人生。度過癌癥劫難的開復老師,不再糾結于“做最好的自己”、“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轉而傾向于活在當下,發現當下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人生觀有了一個較大的更新。“活在當下”,這也是我現在正在追尋的一個方向。開復的“樂做凡人”,搞笑、幽默,從這一章也可見一斑。生活中不必處處緊張嚴肅,來點玩笑,也不失為一種“潤滑劑”、“調料”,能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第四部分:健康,我對自己的承諾。曾經的開復老師能夠為了工作承諾10分鐘內回復郵件,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屢屢告急,發出警報,恍然不顧。直到確診患上癌癥后才聽從醫生的建議更換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這種把工作的優先級置于身體之上的做法,我也深有體會。曾經的我,也一度以工作為第一優先原則,生活作息完全沒有規律。總以為自己還年輕,拼搏一下是應該的。隨著近幾年工作強度加大,體檢的指標頻頻異常,引起了我的警覺。之后我才開始了跑步,新的人生規劃。正常作息,合理均衡時間分配,適當鍛煉,低脂飲食,這些道理都懂,每次做起來都很難。讀完這一部分之后,更加堅定了我當初做出的選擇。并且我還會一直在這天路上走下去。
第五部分:家人,教我懂愛。人往往是經歷過生離死別后才發現親情的重要。這里,開復老師分別回憶了父親、母親、兄弟姐妹、愛人、女兒等對自己生命中的影響。雖然平時各奔東西,難得聚在一起。但在病中,親人的看望,關懷和鼓勵,確讓人倍感溫馨。我現在關于家人的記憶,還是停留在小時候過年時,整個大家庭聚集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情形。隨著長輩的離別,這種聚會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不管發生什么情況,家人永遠是我獲取力量的港灣。
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開復從中修得的這個學分異常寶貴。好在我已開始上路,希望我以后不必再修這個學分。
#6792-欒正華-牛約客#橙子學院碼字島第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