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兩天看完了石黑一雄的《遠(yuǎn)山淡影》。書看著很順暢,故事情節(jié)雖然有很多設(shè)計,卻并不難理解。只是在不知不覺中看完,看到結(jié)尾不敢相信就這樣沒了,總覺得應(yīng)該還有什么應(yīng)該要寫的,但是沒有了。
張曉意做了譯后記,我覺得他有句話很能解釋這本書給人的感覺,他說:“讀完整部作品,感覺就像它的標(biāo)題所示,留給讀者的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一種淡淡的感覺,整部書 連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都沒有,留下無數(shù)的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想象。”
這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作品形式,很新奇,也很有趣。我很喜歡石黑一雄這樣寫的動機(jī):“我有很多時間和無家可歸的人在一起,我傾聽他們的故事,聽他們說怎么會到這里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會直接了當(dāng)、坦白地說他們的故事。我就覺得這種方法寫小說很有意思,某個人覺得自己的經(jīng)歷太過痛苦或不堪,無法啟口,于是借用別人的故事來講自己的故事。”
我沒有去了解過石黑一雄是個怎樣的人,但是看了書看了這段話,我覺得他是一個極具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富有創(chuàng)造力有趣的作家。
? 一本以回憶為主的書,沒有沒完沒了的抱怨,痛苦也都埋在了文中故事的點滴里,他不明著告訴你,但是你就是能感覺到。石黑對戰(zhàn)爭的看法,對被戰(zhàn)爭影響的人都充滿了同情,尤其是孩子所以文中的“萬里子”或者說是自殺的“景子”讓人最為心疼。
? 悅子作為文中的敘事者,在她回憶里的朋友“佐知子”是一個聰明、可憐、瘋狂、自私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就是她自己。這點是看到書尾我才反應(yīng)過來,真是有趣的很。
不過,這本書要說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悅子這個女性角色的性格不太飽滿,有時候我看著悅子說話我并不能想到她是個女性,我有時候甚至覺得這是作者的反應(yīng),不是角色的反應(yīng),是個理性的男人。但是男性角色都精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悅子老公的爸爸,緒方先生,緒方先生為人溫和善良,卻又古板固執(zhí),曾經(jīng)的學(xué)生寫文章指責(zé)他,他非得找到那個學(xué)生詢問原因。對于變化中的日本,他感到不安,所以時常發(fā)出這在我們那時候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啊。在兒子不加思考下棋要輸?shù)臅r候他教育兒子要認(rèn)真說有幾個方法都能反敗為勝,兒子因為工作太累有些不耐煩,他笑著說他從小就這樣遇到問題就躲避一直都沒變呢。緒方先生說話不直接也愛斤斤計較,但是人心地總歸還是善良,至少收留了戰(zhàn)后無家可歸的悅子。
現(xiàn)在回想起整本書,緒方先生是這本書里 被描繪的最多的男性角色,他和主線并沒有太多關(guān)系,卻是整個小說講述的“改變”一個重要的線索人物,因為他,我們才能看到新舊的沖突。
戰(zhàn)爭給了那時候的日本太多的改變,那些矛盾和沖突,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除了緒方先生,悅子的化身“佐知子”一心想去美國,想去美國的理由口口聲聲是為了女兒“萬里子”可是看完書,從來沒有感覺到“佐知子”為了“萬里子”做了什么事,她自己不甘平凡的生活,讓女兒成為了犧牲品。她在女兒的面前淹死那些女兒心愛的貓,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女兒想要安穩(wěn),她卻給她不斷的跌宕。
? 總之這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書,有興趣的可以去感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