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薇薇 黃執中 周玄毅 等
這本書很多人是聽了喜馬拉雅的同名的音頻節目而知道的,那音頻和書不同的地方就是:總體性的了解五維話術,結構邏輯性能更好的串聯。這本書比較有意思的地方:讓人從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五大場景的話術應用中學習。
一、溝通將雙方置于同一平面,進行溝通,打破自身局限,交流,實現自我幫助他人的一種技能。
1.承上啟下的工具性溝通:在溝通的過程當中,真正的關鍵點是在于爭取時間去說清楚。
在把傳遞壞消息的時候呢,我們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并不表現出過度的,悲傷或冷漠。
在初次見到對方,迅速地建立關系,我們可以先從聊名字開始,原因就是人最關心的是自己,也是屬于比較自戀的,所以聊名字是特別容易破解尷尬,拉近距離。
分享的態度聊自己的一些小八卦,來拉近距離但是不要刻意的去挖對方的隱私。
拒絕對方,要先關注對方,尋求自己幫助的原因,并用同樣的原因進行回復,讓對方感同身受。
2.沖突時不要尋求結論與解答:從溝通的角度來看,沖突并不是一個我們需要刻意回避的問題,而是一個人與人在相處當中必然會產生且用以表達自我存在感的過程。
預防沖突,先表達出來做鋪墊,打好感受的預防針,告訴對方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同。
說話不得罪人,學會焦點放在人身上,提前包裝好,沖突的棱角。
3.承認自身的情緒,引導他人的情緒,溝通不是講道理,情緒反而才是溝通是要處理的主要內容。
面對自己的情緒,進一步的察覺,做好小幅的示范,提前預告,不要一下子爆發
妥善應對別人的情緒,先保證自己的狀態,達到心里隔離的狀態;使用同理心,重述對方的現狀;攔截人身攻擊,阻止對方的惡語相向。
化解公眾情緒,要學會螞蟻搬大象的認錯方式,將大錯和超過自己錯誤的范圍都往身上攬,然后取得同情性諒解。
4.通過自我溝通,把弱點當成鎧甲,就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常被用來明確建立或者強化自己想法與觀念,善于自我溝通的人總是自信幽默,受人歡迎。
用自嘲自謙進行自我保護,自動自嘲弱點,讓對方無法攻擊你的弱點;通過自謙取得他人的信任,樹立更真實可掌控的形象。
掌控幽默營造氛圍,避免誤傷他人。內容錯誤,反差是關鍵,制造不協調性;語氣上,避免先笑破梗;角度上,避免誤傷別人。
二、說服,將觀點植入對方的心中,說服并不是什么洗腦般的超能力,而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其核心主題無非有兩方面,一是人如何形成看法,二是人又為什么會改變看法。
1.用選擇權去啟發對方,說服不是讓人按你的話做,一切的說服都只是為了找到一個切入點,好讓對方能從中為自己找出一個去做的理由。
改變提問方向,為什么不能轉變為我想要什么。
有策略地請人幫忙,需求要具體,善意要擴大,讓對方明白你并無惡意。
讓對方有選擇權,勸導多用疏導,要多問怎么了。
2.訴求需求觸及對方痛點,所有的說服都有一個基本的道理,不要一直強調我需要什么,而是要想辦法找出對方需要什么。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找到對方能聽的進去的理由,并且找到對方感同身受的痛點,最后給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如何求人,真誠地表示體諒,實現低阻力的一個溝通,提供后備方案,減少對方的焦慮,并且點名短期之內的利益,以及目標。
3.創造壓力改變雙方的立場,創造壓力,就是將對方雙方之間原本對立的立場轉變為一致對外。
訴諸外部壓力進行說服,先塑造出共同的敵人,避免傷和氣,化解主觀的意見為客觀事實進行制造壓力。
營造出時間的緊迫感,通過“架起來”達到勸說對方的目的,先給對方帶出高帽子,再提出我們的意見。比如,三國演義當中赤壁之戰,諸葛亮先夸贊東吳,精兵糧足,再提出共同對抗曹營。
三、談判,把沖突,變成合作,所謂談判,就是在不可忍受的僵局下交換評價不相同的事物;談判的本質就是交換,主要交換的乃是雙方評價不相同的事物。
1.收集情報的便捷方式,談判雙方,會在正式談判前,收集可用的情報,面對小談判,我們更需要的是更便捷的方式來獲取信息。
旁敲側擊去打探消息,多用,“你是怎么知道我們的來源?”信息的來源,比信息更重要。“在這方面你的經驗呢?”詢問對方。
用糾正式的引導來獲取信息,就是這個方式好像不對,我不太能夠認同你的觀點。
用正確的標準獲取主動的談判權。
2.突破慣性思維進行出價,所謂談判,討論的都是條件,什么時候有誰用什么樣的理由,以什么樣的方式提出條件,構成了所有談判的主要內容。
先發制人,定錨效應,率先出價,搶得先機;優勢,先報價,再適當降價,會讓對方有賺到的心理感受;報價激活定錨效應(意思:人們在衡量和判斷時總是傾向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更多的重視);先報價對方砍價,再讓對方講出理由,并作出承諾。
敢為自己開高價,滿足客戶需求,并建立我們自己的自信并立于不虧之地。
3.在讓步中談成交易,沒有人當靠出價格談成一筆交易,所有人都是靠著成功的讓步策略來讓對方點頭。
砍價中學會掀桌的三個步驟,先表達談判意愿,先拉到談判桌上面來。等對方上桌再講出還有不太友好的其他人,這個人可以去虛擬和假設。條件成熟,果斷掀桌,也就是直接攤牌。
跳崖式讓步,花周一開始一步步讓等到對方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再讓一步大的,但是這部爛完之后堅決不落。
4.陷入僵局時不知擱置,談判陷入僵局,確認什么東西不需要談,暫停談判或轉換主要矛盾,也是一種進度。
化解談不下去的危機,先找到原因,可以選用詢問的方式,比如問,“我們雙方都是爽快人,這事今天就定下來好不好?”“或想想有什么新方案咱倆都能接受?”從而找到真正的原因。
是非題轉換成選擇題,不要直接讓對方只有是和否的的回答,而是轉換成選擇題,合理化的利用這一點容易達到目標。
四、演講,靠語言的力量贏得觀眾的好感,我也話說體系中演講形式是最簡單,也是最能明顯體現出一個人是否會說話的一項。人人都會說話,卻很少有人敢于善于對眾人說話,做到自信流暢清晰生動的表述。
1.別緊張,沒人在意你的尷尬,緊張是演講的第一道難關,不管是事先有所準備還是臨場發揮,無論你是內向還是外向,老鳥還是菜鳥,都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消除緊張,是演講的第一道關。
,別把錯誤放大,把重點都放在尷尬上面,直接表達出錯誤的地方并道歉。
內向者的演講也能掌控全場,利用性格來塑造形象,學會自嘲,把緊張的因素表達出來;建立信任,專注于講的內容上面由小見大主題引到關注的小事上。
用故事性陳述加感想,并且貼上標簽,來贏得觀眾的,認同感。
2.照顧多方面的微妙關系,真實的演講,不是感動,現場觀眾中夠了。還具有更極強的功能性,明白自己要講些什么,要照顧到哪些微妙的關系。
勝選演講,對手和隊友的情緒都要照顧,忽略勝利,關注眾人,贊美對手,并彌合分歧。同時,一定要認真的大幅度地感謝我們的盟友,走心細致具體的表達出來,從而鞏固良好的盟友關系。
敗選的演講,優雅地表現自己的不服。我不是徹底的輸家,來日方長;證實我的觀點,承認自己輸了,但是我沒有錯;你贏得很僥幸,我輸了有客觀原因的。原則:感謝盟友威脅對方,澄清誤解,重建自己的形象。
3.聽眾的信任決定演講的成敗,演講是臨場表現的藝術,贏得觀眾是最關鍵的一點。
迅速與聽眾建立信任,適當的降低聽眾的預期,演講過程中不動聲色地建立起他人對自己專業度的認可
應對也聽中眾口難調,選擇不同的順應策略,權力順應,找到決定權在誰的聽眾,要照顧到這部分聽眾的聽的懂。演講內容多數順應,聽眾中大多數的聽眾能確保聽懂即可。
如何在大家不想聽的時候發言,先點破尷尬,找到最重要的人,演講出關鍵的部分,讓重要的人聽即可。
4.自信的表達,自信與表達的自我訓練,鍛造演講能力的必要素最需要扎實基本功,自信的心態以及清晰簡潔的敘述能力。
負面練習正面思考,學會練習失誤;太執著于成功,反而會失敗,設定提前設定收聽率,向收聽率靠近即可;正向解讀表現自信,表達出事實。
表達自己的觀點清晰,信息多維度的表達,關鍵信息多角度地重復;難懂的內容呢要主動的留白;說明復雜的觀念,要進行操作性表述。
五、辯論,是通過對抗,爭取第三方的支持,辯論是一種權力在他方的說法場景,對話雙方的目標是爭取在場或者某個設定的中立第三方,需要就針鋒相對的立場開展攻防,辯論思維,也是一種必要的心智防身術。
1、準確地意識到對方存在的問題,反應和判斷能力,可以說是辯論的基本素質,他們都是為了那能準確地意識到對方存在的問題,反應慢還可以慢慢練,反應錯就會越走越偏。
2.辯論的核心是,能力,是反駁,辯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對,謬誤的反駁,利用神邏輯的進行反駁。
3.借力打力,以退為進,準確的識破對方的問題,并且進行有力的反駁,是辯論的前兩步。在此的基礎上再進階,就到了借力打力的境界。
小結:好好說話,貫穿我們的工作就生活、與人交往方方面面的多維場景。所以學會好好說話真的很重要,但是能學會好好說話也很關鍵的一點是我們一定要學會如何傾聽,認真的聽是基礎。這本書,讓我最大的一種感受是,學會多場景切換當中的一些技術技巧,這此話術直接簡單明了,實用性強。
碧云閱讀筆記年66本--第4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