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著雨的午后,和辛艾相約去往常去的那家茶秀。辛艾是我大學同宿舍的姐們,毫不夸張的說我們同床共枕了三年,還有一年是她休學了一年不算的。也常常約在一起可勁的嗨,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如少年一般喜歡去一些熱鬧喧囂的場合,更多的時候就是找間茶秀喝喝茶聊聊天。憶憶年少時的歲月,說說身邊的朋友。該知道,女人在一起,總是八卦的。
她笑著問我:“你不是《我們的吶喊》的撰稿人嗎?幫我吶喊一下。”被還沒喝下去的茶嗆了一下,“你讓我幫你吶喊?開玩笑吧!我不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還有你知道的,我從不寫關于愛情的故事,算了吧,您那。”潛意識里以為她又要講她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豐富的狗血感情經歷給我然后非要我再還一個自己的故事給她。所以我的拒絕毫無壓力。
“至少你先聽聽啊,又沒關系,不是我的故事,是朋友的。”添了一杯新茶,她徐徐開口,聲音低沉的仿佛把時間都凝滯了。
“我的姑母,你見過的,最近正和我姑丈冷戰呢!”聽了不禁莞爾,四十多歲,夫妻少說也有二十年了,還鬧矛盾?話說,夫妻有矛盾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再說了,兩個孩子女兒乖巧漂亮已經上大學了,兒子雖然調皮些,但也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能鬧個什么呀!我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嚴重到需要吶喊的事。據我所知,她的姑母姑丈也并非是那種得理不饒人的人,一家四口租住在城里,丈夫做些小生意,妻子在離家十來站公交的地方陪兒子讀書順便做份零工,日子并不富裕,但一起時總能聽見他們爽朗的笑聲,兒子放學晚的時候,丈夫便會騎車來接他們回家。在我眼里,那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看到辛艾嚴肅的表情,我也有些好奇了,放下手中的茶杯,向前傾了傾身子,聽她繼續講下去。
“最近不是流行唱吧那個軟件嗎?姑姑和姑丈都是愛唱歌的人,這本身無可厚非,不過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姑丈一不小心上癮了,每次唱完歌就發到我姑姑的同學群里給大家欣賞。”“那不是挺好的嗎?現在的社會,大家壓力都大,娛樂娛樂有什么不好,尚且是人民內部矛盾,不用上升吧!”“繼續聽,別說話。”她續了一杯茶:“我姑丈唱完不僅到處亂發,最近幾天生意也不做了,每天做晚飯,鍋碗都來不及洗,甚至通知停水的通知他都當做沒看見,跑去找陌生人合唱,還就只和女的唱情歌。”
“哈哈... ...看來你姑姑吃醋了呢。”
“倒也不全是,你覺得這種玩物喪志的做法對嗎?兩個孩子讀書,不去照看生意能行嗎?家里用度僅憑姑姑一個人可以嗎?和陌生的女人唱完情歌發到姑母的同學群里求贊,合適嗎?姑母的同學議論紛紛,還有人打電話給姑姑,讓看好老頭子,且不說姑母怎樣,兩個孩子都長大了,他們又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被她一連串的問題加上激憤的表情動作,我覺得我不是該吶喊了,是應該直接站起來去討伐。不過,四十歲的年紀,正是壓力大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太多的平凡人每天就只能努力努力,才能勉強挑起生活的擔子,除了當下的用度,還得給兒孫準備積攢,孩子們讀完本科讀碩士,上完碩士還有上博士的,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他們,社會大環境又不好,工資不見得好掙,娶個媳婦都難,所以很多父母便把壓力轉移到了自己肩上,壓力便可想而知了。閑暇時候,有錢的很多人包了小三,小四,小N,花天酒地,放松享受人生。沒錢的找點其他的樂子,消遣消遣。
不過,無論社會怎樣變幻又或者有多少的社交娛樂軟件,請有所選擇,有所舍棄,多和家人在一起,因為能不離不棄生死相依陪伴你的只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