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看到一部心動的電影,可以立馬買票,說看就看。
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帶著我家小主,去看了一部早場電影,幾乎是包場。電影的名字是:
地球:神奇的一天
這是一部自然記錄電影。想看這部影片的初衷是因為小主熱衷于各類紀錄片,所以想帶她去看看記錄電影是什么樣的。順便也讓她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去之前,并不知道這是中英合拍的,也不知道導演是范立欣、編劇是嚴歌苓、旁白配音是成龍、阿鯤參與配樂制作。
影片沒有采用宏大的敘事體系,而是用太陽一天的軌跡作為串聯整個故事的主線,以交叉剪輯的方式講述那些我們或熟悉,或一直只停留在文字印象的動物、植物們隨著太陽的起落是怎樣度過神奇的一天。
我最喜歡的幾個畫面:
畫面一:
太陽緩緩升起,藪貓持續著前一天的最后跳躍,想要抓一只小老鼠飽餐一頓,就去歇著了,結果,小老鼠靈敏警覺性挺高,迅速逃串、遠離危險現場。藪貓打個大大的哈欠,踱步回巢。
畫面二:
海鬣蜥,原來長成這樣的大蜥蜴就叫海鬣蜥。它們群居生活,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有個特別的環節:一動不動的享受日光浴儀式,充分的陽光將給予它們這一天所需的所有能量。牽動觀眾的心緒的是從沙地里剛剛孵化出來的小海鬣蜥和天敵錦蛇的較量,生死攸關的瞬間,就看誰快了。有的勝利大逃亡,有的與生命擦肩而過,來到世上不過數秒。這就是大自然殘酷而現實的優勝劣汰法則。
畫面三:
大熊貓,作為四川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畫面。但這次影片里突破的攝影技術,把竹子1分鐘1毫米,沖破晨間露珠的生長過程一幀一幀的表現出來,讓觀影的我們充分感受到了生命成長之美。?
畫面四:
動物大遷徙里的小斑馬(出生一小時)在渡過湍急的河流時,在斑馬媽媽的不放棄下,自己的不停的跳躍、逆流而上的堅持讓人動容。換了角度想想,為什么動物常常比我們更容易堅持,也許是因為它們更簡單,它們沒有后路。它們以愛出發,為生而行。而我們會想很多:渡河了,有什么獲益呢?渡河的風控怎么做?其他同伴呢?
畫面五:
正午時分,北極冰化的瞬間精妙的配樂和最終形成的獨角鯨的游泳道;北美洲棕熊為了涼快點兒,也為了劃分自己的地盤,蹭著樹干歡快的跳舞;特別喜歡這一段的配樂,時而氣勢磅礴,時而俏皮有趣。
畫面六:
第一次知道,溫柔、優雅如長頸鹿,為了挑戰,為了領地,生存法則里也是有野性的。兩只雄性長勁鹿之間的PK,不僅僅是身體之間象征性的撞一撞,擠一擠,而是甩脖子撂膀子的開打。PK賽,除了勇猛出擊,還有巧妙的躲避,最后攻其不備,絕地反擊,結束戰斗。我很佩服長頸鹿領主在PK賽里使用的戰術。最后,挑戰者失敗,王還是那個王,Loser被永遠放逐沙漠。
畫面七:
在大海里,有一種和人類生命歷史一樣長的物種,鯨:抹香鯨。原來抹香鯨睡覺的時候是豎著懸浮在水里的;樹懶的四肢其實很健壯,和它小小的腦袋對比強烈。樹懶做什么都慢條斯理的,就像電影瘋狂動物城里的那只。唯一能讓它突然精神抖擻的是樹懶姑娘的高歌,影片里的帥哥樹懶奮力游了半天找樹懶姑娘,結果一看人都有孩子了,戀愛沒談成…繼續睡覺。
畫面八:
在最大的企鵝棲息地,企鵝爸爸出海捕食,跟大浪抗擊,下海不容易,上岸更不易。終于在風浪中,把肚子里裝滿了魚,安全帶回企鵝寶寶和企鵝媽媽的休息地兒。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其間還差點兒摔一覺的企鵝爸爸最帥!父母對子女的付出,無論是哪種生靈,都是一樣,這就是自然。人類也是這個自然中的一種物種而已。
畫面九:
蜉蝣:一種只有一天的生命的生物。我們感慨它們脆弱的生命,而大自然卻給了最好的安排:數量。不可計數的,沉睡三年的蟲卵,在河面同時孵化,舞蹈,求偶,交配,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生命的延續下去。真真兒是:浮生一日,蜉蝣一世。
畫面十:
跟大熊貓一樣珍惜的物種:白頭葉猴。在黑夜降臨之前,本能驅使它們一定要回到家里,為了回家,即使攀爬危機四伏的懸崖峭壁,也絕不在外過夜。看著鏡頭里白頭葉猴站在個字的洞穴門口,互相擁抱著,似乎在給予朋友、子女力量,同時它們用恐懼而未知、還有一些擔憂的眼神看著降落的太陽。黑夜對它們而言,也許就是噩夢一樣的存在。對人類而言,黑夜已不再可怕,因為我們的世界已不分白夜了,那什么是人類害怕的呢?
太陽終究落下了……
蝙蝠、貓頭鷹,大白鯊這些屬于夜晚的生靈,開始它們的世界。
當然,黑夜也不只有噩夢,還有美妙的夢境和奇景。比如:美輪美奐的極光。
觀影尾聲:
我們的地球:藍色的幸運星球上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一天。這一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參與了這場神奇的演出,人類與自然以及動植物之間的互相“傷害”又互相依存。所以,記住大自然本來的模樣,記住愛的初心,即使如蜉蝣一樣,一日即一世,也要生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