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系列文的第三篇,在開始之前,你可以先看這兩篇:
今天的主題是:“描寫”對于一篇文章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都知道,寫文章要有中心主題,需要通順的邏輯框架,這些是骨架,能讓文章“立”起來。但光有這骨架還不夠,要讓文章寫得好,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增添許多東西。
我們看到一個人形骨架,只會恐懼,而不會產生美感并心生歡喜。只有當這骨架上有了血肉,穿上得體的衣服,才會有美感。
文章中的描寫,就好比這些血肉與衣服,把文章包裝起來,這是文學作品的寫作上必不可少的藝術素養。
描寫的方式有很多種,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個要點,大家可做參考。
一:具像化。
把抽象的東西表現得具體。簡單地說,就是把看不見的、不容易理解的,變得看得見、容易理解。
而后者通常是人們對前者比較直觀的印象,能代表前者。比如說,眼淚就是悲傷的具象化;冰雪是寒冷的具象化。
舉兩個例句說明一下兩者的區別有多大:
1、月亮的光總不及太陽的光強。今晚也有月亮,但看看四周,近的屋,遠的山,都不能看清楚。熄燈以后,房里也有月光,照不著的固然黑,照著的地方也是淡黃色的,總看不清楚,要看書則更不行。外面還有人在吹簫呢,我哪里睡得去。
2、窗外好像水國,近的屋,遠的山,都用了不很明白的輪廓,在空中畫著。屋角樹林的下面,暈著神秘的色光。熄燈以后,月光闖入室內,在床上鋪著一條青黃色的光帶。夜靜了,不知哪里來的嗚咽幽楊的笛聲,還隱約地在枕上聽得。
這兩個句子所寫的題材是一樣的,但寫法卻完全不同。前者是典型的說明文的寫法,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是知道這么一回事而已。
后者可不同了,他用了“水國”、“畫著“、”暈著“、”闖入“等等字詞,把景和物都立體化呈現,讓讀者仿佛親臨現場一樣,這就是描寫的具像化。
不光是看到的景像可以這樣描寫,就是那些看不見的聲音和情緒也是如此。再舉兩個例句:
1、煩惱,煩惱,我真有說不盡的煩惱啊!
2、有如許的淚,縱使遍身都是眼,也流不盡啊!
前者的寫法,就算是喊了千百遍也不能打動人的。同樣一個意思,改為后者,便令人感動得沁入肺腑了。
二、營造境像。
要想讓文字產生美感,那么每件事,每一個情緒,每一句形容語,都必須是一個“鏡頭“。一本電影劇本,就是由無數“鏡頭”拼合起來的,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有說過,文學就是文字排列組合的藝術。通過這藝術,我們將你需要表達的思想境界“畫”出來,讓讀者能直觀的看到并感受到。
看一個例句:
輕些,靜些,
你別驚動他,
看這夢只籠著一層輕紗:
秋天里一片蟬翼,
淡月下一縷流云,
云山外一句鐘聲。
——《輕紗的夢》
后三句都只是為了形容“輕紗的夢”而寫,但它本身,卻每一句都是一個美的“鏡頭“,都各自有一個”境“在。讓人看后,心中升起靜謐之感。
古人非常善于利用文字“造鏡“,隨便就能找到幾個句子。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試問閑態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王國維曾說: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描寫當中的造境與具象像化,在層次上是相同的。通過這兩個描寫的手段,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抒情。這才是文字最高級的描寫。
三、抒情。
寫文章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表情達意。無論你描寫的技能多么純熟,如果最終做不到抒發自己的情感,那么只能算是一種文字游戲,而不能稱之為好文章。
古今中外留下來的名篇佳作,無一不是運用了抒情寫法,不論詩歌、小說、戲劇都代表著作者當時的思想與世界觀,都充滿了作者喜怒哀懼愛惡欲的熱烈情感。
《紅樓夢》里香菱學詩的故事,是表明抒情描寫很重要的例子。
她寫了三首詠月詩,前兩首并不是不詠月,而是錯在單純的詠月,第三首才賦予以作者的情感,于是林黛玉才稱贊她的成功。
一部《三國演義》便是羅貫中的忠義思想的表現,否則我們就不會一味偏愛了劉關張與諸葛亮,而鄙視了曹操。
在平時,我們中有誰不討厭強盜土匪?但當你讀著《水滸傳》,為什么你會那么同情梁
山泊的好漢?還不是因為作者憤慨于當時政治社會的黑暗而流露于字里行間的結果嗎?
一篇千古名篇《離騷》,正是屈原一生淚血的結晶;《桃花源記》很明顯的就是陶淵明的人生態度與世界觀。
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不止中國的作品是如此,外國的作品亦是如此。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不是簡單地捕魚故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不是單純的家族往事。
最后,你會發現,任何千言萬語費盡心機的描寫,所欲完成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抒情。
這是一個關于描寫的定理,你甚至可以依據這個定理去評判一切文學作品,并從中定出它的優劣高下。
如果你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將這一定理運用起來,那么也不至于讓人感到空洞而無所依歸了。
總結與反思:
寫作好比格斗訓練,無論招式怎樣變化,你的最終目的就是擊敗對手。在簡書上的“談寫作”主題里面,有許多關于寫作技巧類的文章。
這些寫作上的“術”,最終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達到抒情的目的。否則,你寫的文章永遠只是文字的簡單排列組合。
抒情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所以下一期的主題就是:抒情寫法的幾個分類。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寫下去的最大動力。
也歡迎關注我,第一時間獲得更新。
如果你對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太模糊,不妨看看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