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最早是孔子說的。論語中記載,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么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這句話真是說的狠辣,原壤是一個修習吐納之術有成的人,精于延年養(yǎng)生,卻被孔子怒斥老而不死,看來我們的孔老先生也是氣的狠了。
? ? ? 但是為什么老而不死就是賊了呢?我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教我們生物的老師是一個老頭,他課講的好,還會寫詩,字也寫的好,因此在我們縣的文化圈很有影響,算是文人吧。有一天課上,老師聊到退休后生活的時候,頗有感觸的說,“現(xiàn)在的生活好了,退休了也能悠哉的活著了。”我們不明白為什么這樣說,都抬起頭來等他講。老師繼續(xù)說,在以前,村子里每到冬天缺少糧食吃,大家吃樹皮是經(jīng)常的事,有時候連樹皮都沒有。到了家里實在揭不開鍋的時候,家里的老人就默默的去山上,說著是去找吃的,其實就是去山上等死,這樣家里還有希望能熬過冬天。我聽到這些話,眼前浮現(xiàn)出這樣一群老人時,只覺得一股涼氣迎面撲來,夾雜著老人的不甘,無奈,欣慰,狠狠的打在我的臉上。那些等死的老人,他們在踏出家門時,心里有悲涼,有害怕,還有為親人奉獻的無畏,他們很慘,也很感人,一切都是因為資源,因為糧食。
? ? ? 在古代,在春秋時期,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糧食始終是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安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古代生活條件的艱苦,古人的壽命都是比較短的。因為資源有限,在糧食不足的時候,只能按照先供給孩子,再到青壯年,最后才是老人和婦女。這不是無情,只是在生存面前,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因此,孔子用這句話來罵人就可以理解了,老而不死,偷了什么東西呢?偷的正是糧食。老了之后無法勞動,卻要吃飯,就像小偷一樣,這句話真是說的要命。
? ? ? 額,希望大家不要罵我,我絕沒有詆毀孔老夫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