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看完《鋼之煉金術師》,結合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一季最后一課《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強行解讀一下《鋼之煉金術師》。
《鋼煉》整個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等價交換。這是煉金術師的遵循的真理。而這個真理,在結局的時候被打破了。愛德華向溫莉表白的時說:按等價交換的來,我給你一半我的生命,你也給我一半你的生命吧。溫莉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你們煉金術師就是這么傻......別說一半了,全部給你都可以。
愛并不屬于等價交換這一套真理,它屬于另一套真理,而這套真理和常見的邏輯是相反的。絕大多數資源是稀缺的,你會把它們用光,但愛是相反的,你愛得越多,你越有能力去愛。
修茲對馬斯丹的友誼,對艾力克父愛般的幫助,都讓他們愿意掏心掏肺為他復仇;艾力克兄弟情比金堅的兄弟情;溫莉對愛德華的默默付出;莉莎是馬斯丹的堅強后盾;馬斯丹雖然心念著要登上大總統的寶座,但他其實是想為全國人民帶來真正的希望;賀恩漢為了阻止瓶中小人的吞噬5000萬人、褻瀆神的邪惡計劃,花了400年與體內幾十萬靈魂溝通,爭取他們的幫助……他們都不是為了自我,他們都是為了自我以外的東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除了愛,還有一些事情也遵循這種違反直覺的規則——你要向外交出自己,才能在內心增強自己;你要征服你的欲望,才能滿足你的渴望;成功會導致最大的失敗:自大和驕傲;失敗會帶來最大的成功:謙卑和學習;為了自我實現,你必須要忘記自我;為了找到自己,你必須丟棄自己。
人體有個自我保護機制。一方面,它在我們真正筋疲力竭前就喝止我們再努力;另一方面,它會制造讓我們害怕失敗的“感覺”,從而讓我們永遠停留在舒適區,而不是學習區。因此,為了自我實現,必須要超越自我,找一個比自我大的目標——愛人、家人、事業等等。這是一種使命的召喚。
偉大的企業家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們都說不是為了錢,為了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卓越的運動員奪冠后,會說為了家庭和國家;某位女登山家在登頂之際堅持不足了,丈夫對她說:你登山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榮耀上帝,于是她堅持下去了;母親為了拯救受困的孩子,爆發巨大的潛能,移走重物。有些聽起來很傲嬌,但其實是有道理的。
納粹集中營幸存者,猶太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是這么說自我實現的:“自我實現是個瞄不準的目標,因為你越是追求它,你就離它越遠——自我實現,其實是自我超越的副作用。”
參考:
- 如何評價動漫《鋼之煉金術師》?
- 得到 - 萬維鋼精英日課《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