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句廢話:不是男人,怎么做父親?
然而,有的男人雖然有了孩子,卻做不好父親;而一個好父親,卻可以是個好男人。
醫院產檢的來來往往的人群,有的是孕婦自己來的,而有很多的是有準爸爸的陪伴。
有年長穩重一點的,也有年輕仍帶著稚氣的;有貴氣點的,也土氣一點的;有的滿臉幸福,也有的步伐沉重……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坐在外面等待的凳子上,稍加留意便會觀察到。或許,上天,制造了男女,應該說,一般的人,都可以成為父親,都擁有成為父親的權利。
男人啊,要成為一個好父親,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做父親,首先是個男人。
這當然首先是從生理上來說的,而更是從心理行為性格等來說的。
做一個父親,得具有男人的品格。
在一個家庭之中,在柔軟的母愛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堅強,樂觀豁達的品質,等著父愛來填補。“養不教,父之過”,男人好的品格,才能夠影響出優秀的后代。爸爸在家庭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身上不僅要有家庭所需的愛和溫柔,還有面對社會是必須具備的剛強堅毅樂觀豁達。這些都是男人的品格。
除此以外,還有學識眼界格局等,還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而有的人,做了父親,卻沒有這樣。
抽煙,酗酒,賭博等等。
那么這些父親的后代,會是什么樣的人呢?
這些人不是爺們,不是男人,至少不能算是好男人。
你在子女撫育上欠的,總是要還回來的,不過是另外一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