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卷毛佟? 第68篇原創文章
1
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工作三四年了,越來越覺得沒有意思,工作沒動力,看著身邊的人跳槽的跳槽,升職的升職,跟他們一比,覺得這幾年我都是在原地踏步,沒啥長進,出去跟別人說自己有三四年的工作經驗,其實自己知道,只是一年的經驗做了三四年而已?!?/p>
我問他“那你看到別人變得更好,才有這樣的困惑,說明你也是想變得更好的,那你有沒有考慮過跳槽呢,或者有沒有考慮過為什么升職的人是身邊的人,而不是自己?”
他撓撓頭,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我也嘗試過,但是我覺得挑戰太大,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不敢冒險,而且換個角度想想,現在的工作也挺好的,不忙也不累,自己做起來也算得心應手,工資每年也都會漲一些,整體還不錯了,跟在老家的朋友比起來,收入還不錯了?!?/p>
“對,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回答他說,“你心里羨慕別人,但是身體卻賴在原地不動,你習慣了舒適區的狀態,所以不愿意接受更高的挑戰,說白了,你就是對自己太滿意了?!?/p>
2
琳琳從農村來到北京,因為沒上過大學,剛開始找工作很困難,到處碰壁,幾乎沒有公司愿意給她機會。本想來北京投奔同鄉的姐妹,但是姐妹也只是一個飯店的服務員,并沒有什么資源和能力幫助她找工作,只能兩個女孩擠一張床,暫時給她一個棲身之地。找工作,只能靠自己。后來在一個小區里新開的燒烤店找到一個服務員的工作,她很珍惜,雖然非常辛苦,燒烤店每天都營業到凌晨,她跑來跑去為客人服務,還要被喝多酒的人罵,但是她并沒有放棄,反而樂此不疲。
因為當時我跟幾個哥們同住,沒事的時候,晚上就在樓下擼串喝酒,基本上每周至少去2次琳琳在的那家燒烤店。一來二去就熟悉了。琳琳開朗,勤快,有時候不忙的時候,她還能主動跟客人閑聊幾句。而且她的問題,也很有意思,比如“平時喜歡看什么書?”“不上班的時候都喜歡干什么?”“會計好學嗎?”“銷售好做嗎?”。
有一次我問她,“我發現每次你跟我們聊天,都問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這些跟你現在的工作沒什么關系啊,你怎么會想到問這些問題的?”。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說“嘿嘿,我沒啥文化,來了北京看到這么多厲害的人,也想自己能學點東西,做服務員也不是長久之計,現在因為我沒什么能力,只能從服務員做起,也正好先適應適應環境,攢點錢,以后想學門手藝?!?/p>
3
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冬天太冷不能天天去大排檔擼串了。年前有一天,又和同學去了這家店,琳琳給我們上完菜,說了一句“哥,年后我就不來了”,我問“要回老家了嗎?”她說“不是的,我不是說過,想學點技術嗎,在這干了半年多了,攢了點錢,又跟朋友借了點,年后我報名了一個面點培訓班,以后想做一個糕點師,嘿嘿,如果學會了,掙點錢,回老家的小城市也可以開個小店?!?/p>
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舉杯,祝愿她早日夢想成真。留了她的聯系方式,說“如果你哪天成功了,記得告訴我,我去買蛋糕。”哥們起哄,這妹子不錯,好像還沒男朋友呢。我記完號碼,放下手機白了他一眼說,“去你的,哥只是覺得她是個有心人,以后必成大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起哄,繼續喝酒。
4
年后,再去擼串的時候,就沒再看到過琳琳。同住的哥們,慢慢的都分開了,結婚的結婚,生娃的生娃。我們從日日相聚慢慢變成了一兩個月才難得一見。
3年后的一天,我收到一條微信,“哥,你還記得我嗎,我是琳琳,好久不見,也不知道你還在不在北京了,還記得我說要開店嗎,現在正在裝修準備開業了,在我們家這邊的小縣城,你給我一個地址唄,到時候給你寄點我做的曲奇餅干,也謝謝你當時對我的鼓勵?!?/p>
接到快遞電話的時候,我正在開會,偷偷讓同事幫我取了快遞。中午開完會,我拿到快遞盒子,都忘了琳琳說給我寄餅干的事了。打開快遞,看到一個精致的小盒子,上面印著幾個字“琳琳の蛋糕店”,我把餅干分給了同事們吃,大家都贊不絕口。打趣道“寶哥,這又是哪個小姑娘送的禮物啊?!蔽艺f“恩,還真是個有心的小姑娘送的,這姑娘我沒看錯她,哈哈哈?!?/p>
5
吃完餅干,我拿出手機,給她發了一張照片,是同事們瘋搶餅干的場景。
我說“謝謝你的餅干,非常好吃,同事們都很喜歡,還在問在哪里能買到呢。真的很高興你當初的愿望能夠實現,這是你自己不放棄自己的結果,不滿意現在,才能讓人不斷的進步,希望有一天把店開到北京來,加油,祝福你?!?/p>
作者 | 卷毛佟
熱愛生活并努力實踐的85后
閱讀碼字/登山徒步/畫畫攝影/手工匠人/生涯規劃師
不專業的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