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也好,理財也罷,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問題有幾個:
- 能賺多少?
- 會賠嗎?
- 要花多久?
這三個問題指向了投資理財中的三個關鍵問題——收益率、安全性、流動性。投資理財知識學習的終極目的就是在保障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收益率。所以本文就來聊聊收益率。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如下:
收益率(rate of return)是指投資的回報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達,根據當時市場價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計算。對公司而言,收益率指凈利潤占使用的平均資本的百分比。
最常見的收益率就是銀行的利息和余額寶了。目前活期年化收益率0.35%;余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2.4410%。一萬塊錢放入銀行,一年后利息35塊錢,同樣一筆錢放入余額寶,一年后利息為244.1,在安全性和流動性幾乎無差別的情況下,當然放入余額寶更劃算了。
同樣企業經營一年,年終的時候也很關心這一年狀況如何,賺了還是賠了,賺,賺了多少,賠又賠了多少。所以在年度財務報告中,企業會專門制作一張表來展現企業一年經營收益。這張表被稱為利潤表,又叫損益表
企業財務報表之利潤表:漏斗之下就是利潤
從利潤創造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經營過程是這樣的:
- 拿一筆
原始資金
,購買原材料
,支付員工工資
-
生產資料
在 員工的加工下變成成品
。 - 在市場上銷售
成品
,獲得收入
。
所以經營收益 = 成品收入 - 生產資料費用 - 工資。
這既是利潤表的制作的核心思路。
當然,現實是復雜的,除了 原材料、員工工資,企業還要支付生產場地的費用、銷售場地的費用,最后還得繳納各類的稅。所以一個基本的利潤表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 Operating income 經營收入:一年賺了多少錢。
- Operating cost 經營成本:購買原材料花了多少錢。
- Business tax and surcharges 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企業應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相關稅費的發生和結轉情況。
- Operating expenses 經營費用:公司銷售、雜項與管理費用的同義詞。
- Administration expense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 Financing expense 財務費: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凈損失(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如債券印刷費、國外借款擔保費等。
- Impairment loss of assets impairment 資產減值的損失: 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
Changes of fair value assets 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 這個科目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一個科目。在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則做相反的分錄。
Investment income 投資收益:是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股利和債券利息等收入減去投資損失后的凈收益。
Operating profit 營業利潤: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主要由營業收人、營業成本、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凈收益構成。
Non-operating revenues 營業外收入 :指除企業營業執照中規定的主營業務以及附屬的其他業務之外的所有收入是為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Non-operating expenses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Total profit 利潤總額: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所確認的收入與費用的差額,而應稅利潤(taxable income)則是根據稅法規定所確認的收入總額與準予扣除項目金額(即可扣除的費用)的差額,又稱為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應納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Income tax 所得稅:通常,這是利潤表中主要的費用項目。利潤表上通常按“所得稅準備”賬戶列示,將所得稅從稅前利潤中減去,就得到凈利潤。
Net profit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以后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個人理財之利潤表
核心理念同公司,就是收入-支出 = 利潤。
不同的是里面具體的內容不太一致:
- 個人收入來源,大體有如下幾種:
- 工資
- 各類債權類理財產品收益,比如 銀行的利息、余額寶收益、P2P收益等
- 各類股權類理財產品收益,比如 股票、房租等
-
個人支出,這個細分就復雜了,具體可以參考各類記賬軟件的分法,然后根據個人生活狀況進行調整。
參考
Panda
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