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自己能活到多少歲?曾經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朋友倒是看得開,爽快地回答道:60歲,頂多65。
“啊,難道你不想自己長命百歲嗎?”我詫異。
"切,能無病無災活到65歲,我都覺得是上天恩寵了。再說了,人老了樣子難看不說就怕成了他人眼中的累贅,要死不死的。”
聽著也有幾分道理。
去年世界人均壽命排行榜第一的日本,人均壽命也不過83.4。想來,長命百歲也不過是人類美好的期許。
而人的一輩子就是一條單行線,贏得了世界,終究抵不過死亡。
倘若能活到70歲,也不過是25550天。除去吃飯、睡覺、莫名的等待,剩下的時間頂多三四十年。
人生苦短,如果在郁悶一陣、消極一會兒。一轉身,就是一輩子了。
有生之年,怎么痛快怎么活。
02
可是現實的生活,豈能容你任性胡來。
有一句話這么說: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后,簡單很幸福。
深以為然。
小時候,我們沒有 IPaid,也不懂Lv。我們等石頭開花,蹲在地上用一下午的時間觀看螞蟻搬家,追在別人背后踩他們的影子或者對著電風扇張大嘴喊“啊”,然后聽顫音。
那時候,我們不期待結果,哭笑不打折。
長大后,我們也會笑,只是笑得更少了。我們也會哭,只是哭多了。夜里不管哭得多么泣不成聲,醒來都要裝著“我很好,我沒事”,然后嘴角保持45度上揚。
從學會把哭泣調為靜音那一刻,我們就被時間的巨輪推到了成熟的行列。
即便生活磕磕碰碰,咬緊牙,告訴自己:我也行。甚至有時候,還要對自己說,我不能倒,因為我不是一個人。
小時候責任少,欲望不多,所以快樂多;長大后責任重了,欲望多了,快樂好像少了。
就算擔子再重,也總不能無賴地拒絕長大。
就算欲望再多,也不能厚顏無恥地貪得無厭。
03
說起責任,第一個想到的是中國父母。而對中國父母的第一個印象―辛苦。
不由自主,想起兩件事。
有一次,一學生擅自離校外出,喝的伶仃大醉。實在沒辦法,叫來了家長。電話里,家長萬分焦急。十多分鐘后,他們心急火燎地趕到了。
幾句寒暄后,才得知他們是在地里干活接到了我的電話,然后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那時七點多,夜幕早已降臨。晚上七點多,干了大半天的農活卻滴米未進。
而那一天,特別冷。
見到自己的兒子,母親先是關切地問東問西,父親在一旁低頭不語。不知是酒精發作還是年少輕狂,兒子沒有絲毫愧疚反而朝自己的母親大吼大叫。母親說一句,他立馬像暴怒的獅子連頂10句。
沉默的父親,小聲地責怪了幾聲便不再言語。
很快,母親的最后一道防線被擊潰了。抱著頭,蹲在地上,嗷嗷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
往日的含辛茹苦一一倒出:家里不到周末堅決不買肉,省下的錢等孩子周末回來給他們加菜;積勞成疾烙下的病,舍不得到醫院給醫生看一看.......
而這樣的場景,對中國父母,尤其是農村家庭,絕非個例。
直到現在,我都后悔當初不該第一時間把他的父母叫來。
貧窮是很可怕,但是肩負責任的貧窮更讓人煎熬。
04
第二件事,就發生在昨天。
洗衣機壞了,打了客服保修??头沁呑屛伊粢怆娫?。
沒想到,從打電話到維修師傅上門不到兩個鐘,速度快捷至令我吃驚。
后來一想,有錢賺嘛,速度快也不足為奇。
33度的高溫,太陽暴曬。維修師傅是騎著二輪摩托車從30多公里的縣城趕下來的。
到了之后,我叫他先歇會他依然連連說不,說要趕著去下一家。然后就大汗淋漓地拿起工具忙了起來。
我對他們公司的售后服務連連稱贊。師傅對我表示感謝之后,無意說起了他們工作的流程,最后又提起了一些工作的無奈。
忙完,他給我看了他們的維修補貼價目表。包含行車費在內,他們維修一單價格25-40不等,縣城內去到最遠的地方也不過40塊。如果搭客車,30多公里的車費是15元。
工價實在太低了,我不由得感嘆。
我問,你有技術為什么不去外地發展呢,可能待遇會好些。
師傅直言不諱:為了孩子。
原來是擔心孩子沒有父母的監管,跟著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混便放棄了外出。
最后他說,也許目前還給不了孩子富足的生活,但是起碼得保證他們不誤入歧途便覺得心安了。
責任是什么?責任就是不辭勞苦,盡我所能,給你最好。
勇于承擔責任絕非易事,可就像是播了一地麥子,你用心經營還是會嘗到收獲的喜悅。
常聽為人父為人母者形容,養育孩子就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過程。”
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