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一個看起來愉快的日子。愚人愚己,看起來怎么幽默,怎么歡樂。可偏偏有人,選擇這一天,用生命給大家來開一個最大的玩笑。那一天,幾乎成為這位戲癡的紀念日。哥哥,用生命來換取了自己永恒的生命,給這個非常戲謔的日子。
因為哥哥的遠去,很多人關注了抑郁癥,開始了解這一群體。對我這個普通人而言,我也曾經遇到過兩名抑郁癥患者。可見,得此病的人還是一個很大的范圍。
前段時間,我陪過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朋友,她很了不起,已經可以進行自我療愈。反過來說著“我沒事,放心”,我感覺到的是我的無力,她的勇敢。說實話,看起來是我在幫她,但何嘗,她不是在支持我呢?
大學時候,我有一個同學也有抑郁癥,經常三天兩頭的缺課。她也是非常有才能的女生,鋼琴、英語、設計都有自己的天賦和非凡能力。我很喜歡她的才能,卻不喜歡她的性格;我把她當朋友,但并不包容她的所有。她對我很好,我卻常常躲著她。一直覺得無法交流,也受不了她的傾訴。在我看來,雖然她沒有過于“無病呻吟”的折磨,但少不了“招搖做作”的博關注度。
我就是不喜歡她博關注度。雖然,我承認并欣賞她的優秀。但,有幾個人能忍受另一個人時刻表達自我?更何況,本就難以捉摸的女人?
就這樣,我一次次的拒絕她過來。她也懂了,慢慢的疏遠了我。偶然一次,我看見她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看過她未服藥前的美麗容顏與身材。看著她不斷的說著自己很好,不適合這個那個,在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絲毫不介意同學們在她上臺發表言論、觀點時候的嬉笑與竊竊私語的時候,多多少少,產生了些愧疚與同情,很想幫她走出來,卻依然被她那不同常人的舉止和言語所嚇退。
與那位大學同學,好久沒有聯系了。QQ一直是灰色的圖案,最近一次見到,是在校群里發了一個笑臉,和男同學說了個黃色笑話。我與她聊過,也只是一問一答:“你好嗎?”“我很好啊。”“你在哪?”“我準備出國了”“最好的生活,就是,買房出租收房租,哈哈哈哈”。。。。。。
沒了。
記得,我也是一個自認為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大學里,我會因種種問題,給正在聚會的家中打電話,讓家人開免提,大聲對家人說:“你們都去死吧!”這樣的話。喜歡一個人待著,有話也不說,或者是有很多話堵著卻說不出來。
有段時間,頭痛、胃痛席卷而來,整個人就像一個刺猬一樣,對著不存在的敵意放出冷箭。
可笑的是,這個時候只需要一杯熱水,一篇文章。我就好了,活過來了。然后對著別人傻笑,看到別人一副“神經病啊”而得意不已。
怎么講,我是有病的,可是我又是最健康的。我不需要服藥,不需要因為心靈有病,而用各種激素把自己弄胖、變丑。我就是普通大眾,沒事生生毛病,然后又好了。
人們說,無私更是自私。為了自己,人們以無私換取自己的最大利益。真的,對他人好一點,很容易。對抑郁癥的病人而言,請理解、理解與包容。我們是以整體,互相包容與相互支持。
所以,請對我好一點,也很容易做到,完全沒有無力感。只需要往我支付寶打錢就好:
yan18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