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貼:如何給娃選擇一位負責任的牙醫,一家負責任的牙科診所牙科醫院
??? 原本沒有想過給大家做這篇設證(職業習慣,咱家贊贊以前是做法律工作滴),但是自從我兒(寶寶叫我兒)看牙醫以來的一些切身經歷和感受,以及周邊媽媽們困惑比較多的一些方面讓我覺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怎樣給寶寶選一家合適的牙科診所或者在醫院,以及一位負責任的牙醫。
?? ?正文開始前,必須要說明,如果年齡比較低幼 的寶寶,夜奶是否常有必要戒掉的,戒夜奶的好處,我想絕大多數的寶媽寶爸們都是知道的,在此不贅述。我兒牙齒問題的起因也是萬惡的“夜奶”所引起的。關于戒夜奶的一些方法,如果寶寶接受度比較高,那就堅持給寶寶戒掉,如果寶寶接受度不高,情緒比較激動,那就做好喝完奶后的口腔清潔工作,然后等到年齡自然也就戒斷了,情緒上一定要安撫好寶寶。
??? 我兒大概8個月左右的時候發現小奶牙上有第一個斑點,于是開始了萬惡的戒夜奶行動,由于我兒性格比較倔強,一直到我兒兩歲前的一個月才自己把夜奶戒了,就像我兒其他“技能”,時間到了順其自然,誰讓我是個“佛系養娃”的人呢。第一次看牙醫選擇了很著名的三甲醫院,因為我兒不小心把門牙撞斷了,三甲醫院給的建議是先觀察,等牙齒脫落或者自己慢慢愈合,保守一些對孩子會比較好,確實當時我兒也是太小了,保守治療或者是最好的選擇。
??? 我兒第一次正式看牙醫是在我兒兩歲前的一個月,當時由于我兒斷牙開始出現根管問題,不得不及時選擇就醫,北京的就醫之難,相信很多媽媽們深有體會,經歷了幾次排隊掛號難,就醫人多,等待時間過于長久的問題后,我們選擇了一家比較有名的牙科診所——科瓦齒科,于是也有了讓人體驗感不舒服的就醫經過。不得不承認第一次帶娃去科瓦齒科的時候我是有多粗心,首先就醫環境相對于公立三甲醫院來說好了很多,人不是很多,前臺的客服很熱情,初體驗還是不錯的。對于醫生和醫生助理這方面,不得不說醫生的服務還是比較好的,能夠跟家長說明寶寶牙齒的具體情況,給出就診建議,第一次打分媽媽給了醫生8分;L助理比較偏銷售的感覺,治療之前很積極的跟媽媽推薦了安裝牙冠的事情以及收費的問題,媽媽當時沒有在意費用的事情,只關心了我兒的牙齒,所以對此的反感程度比之以往對推銷的態度緩和到了沒有意識的程度。
第一次就診,我兒只做了消炎和根管治療,但是必須強調的時,我兒的爸爸辦了會員卡,雖然不是級別很高,但也萬元起步了。
第二次就診,我兒牙齒牙齦情況回復比較好,所以進行了牙冠安裝,四顆牙齒,這一次,醫生還是負責人的醫生。L助理就比較無聊了,全程只見到了一面,在前廳的時候,也是全程冷漠,基本沒有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媽媽和助理眼神遇到的時候還主動跟助理笑了笑,但是沒有得到回應,可能我們的會員級別比較低沒有到幾十萬的會員級別吧。當時沒有什么想法,媽媽是老師,習慣性換位思考。之后吃水煮菜,我兒牙齒脫落一次,半年保修期內,去補救的時候,醫生幫我們補了上去,情緒上可能有些微的不開心吧,但是還是負責的。之后我兒摔倒一次,嘴唇包住牙齒,又脫落了,醫生開始有些情緒變化,但總歸職業道德在那里,也可能是寶寶基牙情況不好讓她焦慮了,習慣往好的方面想。這一次L助理開始很煩了,依舊是在前廳的時候看到了比較冷漠,會有針對性地跟她想要的患者溝通,或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亦或者是覺得我們交完費來補救的這種不重要,已經在客戶群里鎖定并且還很好說話,不需要再維護我們也不會跑了吧。這次跟我們說磕了撞了一下不在保修范圍內,天知道,在跟我們溝通治療的時候也只是告知了要做什么,費用是什么,但是只字沒提保修的事情,只是醫生告訴我們半年內保修。雖然這一次就醫不痛快,但也解決了我兒牙齒的問題,媽媽心里還是認可醫生感謝醫生的。于是乎全家保衛牙齒戰斗升級到一級戒備+++……狀態,下到我兒,上至90歲的太姥姥,時刻關注牙齒,即使摔倒也沒有讓寶寶的頭部接觸過地面,而且水煮菜會做的更軟爛,寶寶也會自覺的使用側面的牙齒進行咬和咀嚼(畢竟從不到一歲開始媽媽就要求使用側面牙齒吃東西,習慣了)。
但是悲劇還是發生了,水煮西藍花還是讓寶寶的牙齒脫落了,沒錯,這顆牙齒脫落了三次,晚上八點多,本著不影響醫護人員休息的初衷,媽媽選擇了聯系值班人員,而沒有聯系L助理。由于醫生進修學習,安排了ZLL醫生,37℃高溫天氣寶媽寶爸開車兩小時趕過去,助理依舊是冷漠的對待,幾次走到前廳遠遠不耐煩的瞟幾眼,卻又不過來打招呼或者溝通,媽媽是老師,這點耐心和忍讓還是有的,全程安靜哄娃,耐心等待。
終于輪到了我們,助理跟我們說沒有主動跟她聯系,媽媽怕她誤會,趕緊解釋,由于是晚上八點多,怕影響她休息,所以主動聯系了診所的值班人員,助理沒有說什么,預約的Z大夫只看了眼封堵的狀態還在就讓回家吧,媽媽跟醫生溝通,醫生也只給了一句基牙情況差,助理拿手機拍了張牙齒的照片,說等周日D醫生回來看情況,回家吧,下次來了再說,跟寶爸的溝通也是心不在焉,說著話還跟別人聊天,連看一眼都不愿意。寶媽帶娃出了診所越想越難過,打電話問預約的客服為什么來了只一句話,沒有確認好醫生就讓來回四小時的溜娃不考慮娃娃的感受。客服讓媽媽等電話,十多分鐘之后,助理給媽媽回了電話,說是因為只有兩個兒牙的醫生,所以讓我們回家去。媽媽表示不接受,要求給個認真的說法。之后助理表示要跟主任匯報,讓寶媽在停車場等,大概20分鐘左右,讓寶媽帶娃回診所,但是牙齒只能接出來一點,不能做牙冠不能和以前的一樣,因為怕牙齦會受到影響,寶媽只能帶娃回去治療。這一次L助理的態度明顯比之前好了一些,媽媽詢問是不是我們好說話所以不重視我們?L尷尬的說不是,但是誰都不傻。媽媽帶著娃等到六點多,主任給我兒做了一個小小的和之前牙冠差距比較大的牙冠,沒辦法,媽媽習慣性的慫還是選擇了信任醫生,期間D醫生也趕到了回來。治療結束,媽媽跟主任和醫護人員溝通,不針對任何人,只針對就醫體驗,真的很差,花錢是來買服務的,但是也沒有得到認真對待,主任也主動做了道歉和溝通,本來就性格綿綿對事不對人的媽媽本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態度又一次表達了感謝。很無奈,心里也很不痛快,但是就是忍不了不換位思考,以后也得學學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一套!
結合我們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給大家幾點建議:
選擇一家醫科診所或者醫院以及一名牙醫時:
1了解好牙科診所和兒牙醫生;
2和牙醫溝通好自己和寶寶的情況以及需求;
3詢問清楚治療方案以及預后;
4詢問好醫療合同細節,具體到雙方權利義務內容;
5要個人本為一些,不要過分的換位思考,以免發生不會哭的孩子沒奶吃的情況;
5積極溝通,及時處理問題。要用我兒媽媽的耐心和平和態度來行使自己作為醫療合同相對人應有的權利和得到與付出的費用等價的醫療服務。
以上幾點經驗,畢竟娃娃的身心健康是最終要的,其次你選擇私立醫院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醫療服務,不然你花幾倍于公立醫院的費用做什么?我們不制造麻煩和矛盾,但是我們不能接受因為好說話而被忽視,希望分享能夠對寶媽寶爸們有些微的幫助,也減少對寶寶的傷害。也歡迎大家跟咱家贊贊交流分享育兒、早教、中小學教輔以及其他很多很多的內容!咱家贊贊等著各位媽媽姐爸爸哥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