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喜歡“真自由”這幾個字,一直以來我都活的很不自由,對于我這個隨意散漫的人來說。
自律不就是自控力嘛?我最近才看過自控力這本書,里面說的每個點我都覺得很有用也在改變了我的認知。當然這個點是我在后期非常想要弄明白的,所以提出來放在首位。
整理我的聽課筆記:
人類行為機制:觸發器激發動機誘發行為,而行為往往會是小我避害,往往表現為:1、拖延,2、忽略、視而不見,3、自我欺騙,4、情緒波動。我只能說以上四種行為表現完完全全說的就是我。遇到問題感覺很痛苦,于是我就開始逃避,這是身體的觸發器。小我的動機是趨利避害,所以滿足小我的動機,動機當然是要保護小我不受傷害,那就不允許你做任何事情,自然就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只要逃避了小我才會開心,所以我一直停留在舒適區,每次在學習區時,我都需要下狠心才能快出第一步!(我想只有了解這一點,才能有助于我們如何去解決問題。)
再是老師提到的8種認知錯誤:痛苦是認知錯誤!
自律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通常我的計劃只要一天沒完成我便會立刻把這個計劃列入失敗計劃內,所以要說我真干成了什么,我只能說啥也沒干成)這和自律就是每天都要做這一認知也一樣。自律會很無聊很枯燥,我還很年輕我想干嘛干嘛,自律了不就跟老年人一樣了么,有什么意思呢?這是我過去的看法。自律會讓人沒人情味,確實啊,朋友難得一聚,東西難得一吃,你為了那點自律放棄一時享樂不值得,我沒次堅持不了的時候就這么對自己說...現在我可以分析出來其實這是小我在作祟,或者說這是我的獎勵機制在瘋狂的想要得到獎勵而作出的反應。再加一點,我一直覺得厲害的人都是因為自律,無論哪個行業。
接下來很重要的一個對我有沖擊性的觀點是: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我往往會在我某個計劃不能完成時或不能每天都做到時,給自己下一個評價:我怎么連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將來能干什么大事,我真是太失敗了。而其實這只是小我的滿足而以!(原來我還有救,聽到這的時候)
接下來是方法(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1、不要上來就對自己進行評價,這是小我不準確的評價。2、直面現實,我現在的問題就擺在我面前我要直面這一現實,雖說現實總會給我帶來恐慌感。3、承擔責任:無論如何這都是我的責任,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4、改變:這個現實無論多困難我都要解決它。5、行動:當你真正邁開一步后,一切就會簡單很多。
所以接下來我要繼續的積極主動去用短期自律提升表來多做分析以及之前分身術訓練營的自我覺察表相結合的方式來直擊我的問題。
Q:我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短期自律覺察表,覺得現實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是卻理不清我到底想解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