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5天,彈指揮間!在學五短短的三個月中,自己不僅浸潤在對孩子的愛與理解中,各種習得的道與術中,更是在不知不覺中,一些育兒相關的態度與看法也180°地悄然改變。回首當初的誤區,真是倒吸一口涼氣!感謝彭彭,每次的收獲總是超乎預期!千金易得,良師難覓!
觀念轉變與習得:
1.無論身處何種環境,只有孩子自己的學習力,才能不變應萬變
2.思維與觀點培養永遠優于技能培訓,潛藏在英文啟蒙中的大誤區
3.中文兒歌童謠:從無到生活中必不可少
4.漢字識認,自主閱讀途中的指點迷津
5.腳踏實地,動起來,謝謝各位媽媽的榜樣
To dolist
1.堅持踐行,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2.把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待家人
3.自己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結束,亦是開始。。。
正文:
2017年6月19日14:00點,在不舍中迎來學習力V的畢業典禮。
當初,因著彭彭的“平等,尊重,理解和人性”,三觀相同,而報了學習力,相見恨晚。
在這短短三個月,媽媽浸潤在每節課對孩子的愛與理解中,各種習得的道與術中,行動于每日的踐行中。
在短短三個月,寶寶如一粒春天的種子,剛剛揉揉惺忪的眼,一點點破土而出,發出一小片嫩綠的新芽,面對多彩奇幻的時間。
卻也是在這短短三月,媽媽的一些態度、看法甚至某些人生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當初的誤區,南轅北轍,所幸遇到學習力,遇到彭彭,方才懸崖勒馬,真是倒吸一口涼氣!
誤區與觀念轉變及習得:
1.無論身處何種環境,只有孩子自己的學習力,才能不變應萬變
傳統的師道尊嚴,千軍萬馬擠過高考獨木橋,人均(教育)資源的稀缺,一度讓自己對孩子將受的教育和大環境不容樂觀,甚至憂心忡忡,怨聲載道。很長時間以來,一走了之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
隨著對兒童教育的關注,才真正了解到無論中外,優良的(教育)資源總是稀缺的,需要競爭的。自己一走了之的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沒有根本的幫助。唯有培養他自己的學習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不變應萬變的良策。
“無論是你,還是老師,不能呵護孩子一生;
無論是課外班,還是商學院,不能教導孩子一生;
只有孩子自己的學習力,需從幼時培養起而終使他受益一生。”
這句話,現在不僅讀在嘴上,學習力后,方才走進了心里。
(前日和寶爸夜聊至天明,我問“當初因為中國教育體制和教育資源有限,自己一定要出去的想法好錯誤,好極端,根本沒有抓到問題本質,你怎么不及時告訴自己呢?”
“我知道你會學習、改變的呀”
“那如果我沒有遭遇學習力,還是一根筋一意孤行怎么辦呢?”
“那我就和洋洋拉著你的衣角,無論你走到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
“切”
2.思維與觀點培養永遠優于技能培訓,潛藏在英文啟蒙中的大誤區
想當初,因為TED中Kuhl教授的一則嬰兒語言發展的演講,因為自己喜歡的英文現在閑置無用,借鑒網絡上的一些貌似成功的例子,初心是希望洋洋習得英文。當時自己覺得中文是強勢語言,覺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自然就會中文,需要加強的是弱勢語言英語的輸入。于是出生后自己給他說英文,爸爸說中文(結果爸爸常常受語境影響也部分跟著說英文,只剩奶奶一個人講中文)。學習力前基本都是這樣的模式。好處是啟蒙初期生活習得非常省事,而且自己也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BUT, BUT, BUT:
* 我慢慢意識到中文會說,和表達能力好完全是兩回事!
* 我認識到,表達能力是孩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好的表達能力,完全不僅僅是發音清楚,還包括很強的邏輯思維
* 尤為重要的是,在幼兒階段3-7歲是性格塑造的重要階段,也是各種觀點形成的重要階段。有了自己的觀點,孩子才真正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對話,大量的深入淺出的分析展示,采用外語溝通這樣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且先不說口音問題。同時對他輸出,我需要不停輸入。如果輸入是中文,轉化起來就不那么原汁原味;如果自己輸入全是英文,比較母語的輸入,又遠遠不是高效能。現在yy不到2歲,都是基本的簡單生活用語,自己沒有問題。在3-7歲這個階段,不言而喻。
比起思維和觀點的培養,英文終究是一項技能(雖然不同語言也包含這不同的文化與思維方式,這也是語言的美妙之處!)。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擁有再嫻熟的技能,人也僅僅就如同一個會呼吸的工具。而且一個連母語都不能學好的人,其他語言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所以學習力開始后,因為每天踐行時間實在有限,英文就暫時停了。現在慢慢調整回來,至少英文啟蒙不是目前的重點,生活中閱讀里順手捎帶即可。
3.中文兒歌童謠:從無到生活中必不可少
中文韻律指讀中,自己開始一直喜歡古詩。對于中文兒歌/手指謠,因為自己不喜歡而沒有重視,很長時間沒有列入必需的踐行中。奶奶有時給yy念她小時候的童謠,我還一度鄙視(現在自罰3千)。
直到踐行到第79天,自己才突然發現兒歌韻律感極強,貼近生活,高頻字比例大。例如搭積木26個字,有14個高頻字,重復18個高頻字;乖寶寶35個字,高頻字9個,重復20個。自己的不喜歡,只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與偏見。
態度改變,帶來行為與心情的改變。現在家里貼了不少兒歌。吃飯、起床、搭積木、洗手、走路、刷牙…每次喝奶yy一定讓念喝奶的兒歌,睡醒了拉著我念乖寶寶兒歌。。。
沒有兒歌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如果沒有學習力,就沒有我對中文兒歌的改變,我的無知帶給yy一個多么遺憾的童年。所幸!
而且隨著我對中文學習態度與兒歌態度的轉變,爸爸媽媽也特別高興,以前他們看到自己對yy不重視中文學習,真滴是特別擰巴,和我爭論甚至爭吵不少。
4.漢字識認,自主閱讀途中的指點迷津
Yy四個月開始讀繪本,書就和其他玩具一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自己一直困惑如何從媽媽讀到自主閱讀。
謝謝學習力助我實現孩子自主閱讀的夢想。彭彭對漢字識認的觀點真滴開創性腦洞大開。拋棄權威的識字敏感期,漢字是符號,在用中學習。漢字識認的十八般實操和游戲,有趣、有愛、有用的原則。
因為yy目前一直大都火星語,且每天踐行時間只能保證20分鐘左右,所以認字一直沒有放在重點踐行中,且很多時候都停了。可是就在學習力快結束這兩天yy頻頻給我大大的驚訝。我想堅持踐行,會有更多的驚喜。
5.腳踏實地,動起來,謝謝各位媽媽的榜樣
學習力,除了遭遇恩師彭彭,還有一個滿是愛與自己榜樣的媽媽群。
因為一直自己有個只恨不能幫自己生孩子的媽,再加一個自詡除了生娃和親喂無所不能的二十四孝寶爸,平常在家帶yy自己基本處于三線,基本只負責飯后讀繪本和周末帶出去玩。平常很少涉及具體事物。
記得剛剛開始踐行記錄,前十天,自己總是洋洋灑灑一大篇。可是我發現媽媽們都詳實地描述所做,孩子的反應。自己記錄娃不足20%,自己行動不足20%,大部分都是理論和感懷!汗呀!踐行,踐行記錄!自己所寫根本就文不對題。
于是學著觀察孩子,做一點,反饋一點,把理論慢慢落到實處。
在三個月中,感謝課代表進,學友Sara,April呦呦媽媽,星空,肉肉媽媽,在自己有疑惑時及時而詳盡的回答。
To do list
1堅持踐行,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學習力課程結束了,首先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懶癌堅持踐行。
第二,課程很多沒有多次復習,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平常領悟和踐行到的不足十之一二。
第三,因為yy年齡限制,很多踐行未能執行。
所以復習課程,再體會,再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練。
2.把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待家人
因為學習,對于yy自己基本能做到愛先行,控制情緒,溫和而堅定,各種理解,和風細雨,大力鼓勵和贊揚。
但是對寶爸和自己父母,雖然有所收斂,但是很多時候還是隨性而為。寶爸這次說“要學以致用,否則那些夜都白熬了”。是呀,學以致用,控制情緒是做媽媽的第一要務,于做妻子和兒女又何嘗不是呢?對父母寶爸能做到目前對yy的態度,就是我現在的目標。
3.自己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帶給我們第二次成長。
因著孩子,我們慢下腳步感受這個世界!
因子孩子,我們重新審視自己!
在重視如何浸潤和引導yy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自己仿佛從太久的麻木和禁錮思想中復蘇,開始學習重新觀察和思考,尤其學習不盲從,批判性思維。在為孩子立界線浸潤帶讀中,對書中觀點的旁批和質疑,提出自己看法,已欣喜地看到自己的一點進步。
在教導孩子自由、選擇和負責時,自己也開始學著一事一議,更積極主動地面對當下。
。。。。。。
昨日,學五畢業季,應著瀟瀟梅雨,不覺有些淡淡的離愁
畢業典禮(commencement)---開始(commence)
結束,也是開始,輔學路上,自我成長途中,另一段旅途的開端。
后會有期,相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