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的禪師、人生的真諦、喋喋不休的白巖松、語重心長的李嘉誠,如果你玩過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這些玩意兒一定不會陌生。它們是一種神奇的段子——心靈雞湯,在互聯網時代在騰訊社交網絡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
而每當看見這些超越夢想一起飛的文章,我都會默默的念咒語。
“又一天過去了。今天過得怎么樣,夢想是不是更遠了?”
“只要是石頭,到哪里都不會發光的。”
“為什么我總是感覺自己特別普通?”“可能是因為你確實比較普通吧。”
雞湯之所以稱為雞湯,起初原因是因為覺得它能滋補我們干涸枯竭的靈魂,給我們的人生投下一縷希望。所以雞湯文之所以有毒,不在于它的主題立意,而在于它背后的邏輯和讓人假HIGH的橋段營造。
一個大學生問于丹:“我和女朋友,畢業留在北京,真沒什么錢。我買不起房子,就租一個房子住著,我們的朋友挺多,老叫我們出去吃飯,后來我們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飯,我倆沒錢請人家吃飯。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無所有,你說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學想要留京沒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個能與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請你吃飯,說明你人緣挺好有著一堆朋友,你擁有這么多,憑什么說你一無所有呢?”
大學生:“哎,你這么一說我突然間還覺得自己挺高興的。”
說完,于丹似乎對她的回答挺滿意,露出會心一笑。
我們如果不假以思考,便會像這位大學生一樣,滿心歡喜地接受于丹的答案,因為她的答案看起來似乎有理有據。但如果你仔細思考,便會發現問題所在:大學生闡述自己的問題,諸如買不起房、沒錢請人吃飯、薪水低,實際上問的是物質上的一無所有,他尋求的是怎樣解決這個經濟問題。
而于丹巧妙的繞過了他這個問題,采取詭辯的方式答別人的問題,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東西:你看,換個角度看,你其實很富有呢。這就是雞湯文常用的偷梁換柱的概念。
最常見的兩種雞湯要素:
1.看上去角度很新穎,其實偷換概念,得出所謂與眾不同的結果,過程沒有邏輯可言。
父親叫他的孩子,盡你的最大努力抬起那塊石頭,小孩用盡力氣還是提不起來。然后父親說,你沒有盡你的最大努力,因為你還沒叫我幫忙。
父親明顯偷換了概念。因為正常我們默認盡自己最大努力是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他這里卻硬生生的把叫別人幫忙都算在里面。
2.隱藏關鍵要素,詞語間誤導讀者,然后針對被誤導的讀者得出的答案給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最后就給出大道理。
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故事:
一艘游輪遭遇海難,船上有對夫妻,好不容易來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個位子,這時,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跳上了...救生艇。
女人站在漸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一句話……″
講到這里,老師問學生:"你們猜,女人會喊出什么話?″
學生們群情激憤,都說:"我恨你、我瞎了眼!″
這時老師注意到有個學生一直沒發言,就向他提問,這個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女人會喊——照顧好我們的孩子!″
老師一驚,問:"你聽過這個故事?″
學生搖頭:"沒有,但我母親生病去世前,就是對我父親這樣說的!″
老師感慨道:"回答正確。″
輪船沉沒了,男人回到家鄉,獨自帶大女兒。
多年后,男人病故,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日記。
原來,父親和母親乘坐游輪時,母親已患了絕癥,關鍵時刻,父親沖向了那唯一的生機,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是我不能。為了女兒,我只能讓你一個人長眠在深深的海底。″
故事講完,教室里沉默了,老師知道,學生們已經聽懂了這個故事:世間的善與惡,有時錯綜復雜,難以分辨,所以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不可輕易論斷他人。
誤導因素:那句“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學生,讓他們覺得,男人貪生怕死丟下女人。
隱藏因素:誰會知道他們有孩子?她有絕癥?沒給出所有情景因素之前就讓學生猜,這不扯淡么?
最常見的幾種雞湯類型:
類別一:成功勵志類。
這類段子占了心靈雞湯的絕大多數,一些已經成功了的人士語重心長的向尚未逆襲的屌絲們傳播著逆襲指南,看上去貌似有道理的語錄把大家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并深刻的覺得,自己現在還沒發財就是因為沒按這個做。
類別二:人生真諦類。
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心靈的寧靜:錢什么的是浮云,體會人生的真諦才是重要的。一個又一個心存疑惑的青年去請教禪師,機智的禪師微微一笑令青年豁然開朗的故事是這類雞湯的常見套路。
類別三:古老傳說類。
人文關懷,蘊含著對宇宙真理的叩問和對人生的終極思考。這類雞湯往往由一個古老的傳說引出,告訴你一個寶貴的人生哲理。
雞湯修改方案:
原文: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為什么我們的睫毛那么長?媽媽說:長長的睫毛可以抵御風沙讓我們在風暴中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為什么我們的背那么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為什么我們的腳掌那么厚?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于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是啊,駱駝不在沙漠,而是在動物園,離開沙漠這個平臺,它的優勢就無法發揮。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平臺,再優秀的人也成功不了!
修改方案:blablabla。。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媽媽說:小傻瓜,你以為去沙漠遠足就是自由嗎?還不照樣要馱著東西跟著人走嗎?動物園里反倒還輕省些。是啊,對人而言,沙漠或者動物園,還不都是要跟著老板干活嗎?區別還是干多干少、掙多掙少、風險大還是小罷了,別瞎想了,趕緊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