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有小學生,我會經常聽到媽媽們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好累呀,一天到晚都在上課,太辛苦了。
現在的孩子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市面上各種興趣班,鋼琴、小提琴、薩克斯......舞蹈、武術、跆拳道.......科學實驗、機器人........足球、籃球、乒乓球,各式各樣,讓家長們挑花眼,也讓孩子們放學回來,做完作業還要奔往興趣班上課。我記得我小時候,很想學舞蹈,可惜我家那個小縣城,根本沒有舞蹈培訓機構,一直很遺憾,羨慕現在的孩子,可以有那么多的選擇。
但,孩子們真的有媽媽們想象中的那么累嗎?其實:有一種累,叫做媽媽覺得累!
每個人對于興趣班的定義都不一樣,有些家長認為一切課外的課程都叫興趣班;有些家長則認定興趣班包括孩子感興趣的,家長感興趣(奧數、英語等)。而我的定義是,孩子感興趣的那才叫做興趣班。什么,家長感興趣孩子不感興趣?沒有關系,讓它變成孩子感興趣或者讓它變成家長不感興趣的不就行了,就看家長如何平衡,或者如何“連哄帶騙”讓娃兒喜歡了。(之前芝麻君說過這個詞,我挺喜歡,這次終于用上了。)
從一年級開始,軒軒的興趣班就很多,一年級的時候是一周2節英語課,2節圍棋課,2節跆拳道課。現在調整以后,變成了一周7門課。但孩子真的累嗎?他累不累我們下面說,我是真的累。想想那時候,我要先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然后帶著他到處試課,接送要方便,老師要被軒軒喜歡,機構和老師的理念要合拍,畢竟咱選得是興趣班,別上著上著把興趣給抹滅了不是?我自軒軒上小學就開始在家辦公,總不能老讓婆婆接送,所以興趣班接送就是我的事情了,而且還要經常跟老師交流了解情況。最重要的是還要奉上大把的銀子給培訓機構,你說我累不累?不過為了小朋友開開心心的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甘之若飴。所以,給所有愿意花心思送孩子上興趣班的家長們點贊!
“軒軒,你每周上那么多興趣班,累嗎?”“不累呀,都是我喜歡的,怎么會累?”經常聽到朋友和軒軒的問答。我也曾經忐忑過,軒軒真的不累嗎?會不會覺得壓力太大呀?于是我會經常和軒軒溝通他的感受,正面側面翻來覆去的了解他的想法。
軒軒直到現在的態度都是:我上的興趣班都是我喜歡的,能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很開心呀。上了興趣班就不能玩了?不會呀,我上完興趣班做完作業,也可以去找同學玩呀,再說了興趣班也有那么多同學,我也可以跟他們一起玩呀。累?不累呀,我自己喜歡的東西怎么會覺得累。
孩子真的累嗎?有種累,叫媽媽覺得累。隨著軒軒年齡的增加,喜歡的東西更多了,平時興趣班排的滿滿當當,偶爾我也在想會不會讓軒軒太累了,但每次看著他高高興興的去上課,接他回來的路上聽他聊足球課如何的帶領隊員進了2個球,拿到了對抗賽第一名;聽他說圍棋課上當護法,怎么吸到同學的“幾滴血”,聽他講奧數課那位拖堂李天王--一鳴老師的搞笑詞段----超級無敵大枚舉、小學生肉眼觀察法,并笑的不能自己時,我知道他是真的不累,他是真喜歡。
當孩子自主自愿的去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時,他就不會覺得累,有一種累,叫做媽媽覺得累。只要孩子喜歡,媽媽累點就累點吧,別幫孩子累就好。那如果孩子覺得累,那家長得想想,是不是那興趣班,是不是你的興趣,不是孩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