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篇文章,不管質量高低,都是主動涌現到我的腦海里才寫出來的,比如《關注學生生命成長》,《關注教師職業幸福》,和今天的《關注學校內涵發展》。
什么是學校內涵發展?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上網搜也是各有各的說法。不過,我總覺得應該說點什么自己的看法才行。
第一,首推學校辦學理念教師教學觀念。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一路走下來,我們必須有正確的理念觀念引領才可以,而且是一路走來不斷的繼承發展發揚。比如我們單位的規劃設計,有近景遠景緊緊圍繞著“好習慣好人生”的核心辦學思想,一訓三風:校訓是:興學潤智,養習立人;校風是:言行蘊美,經典養慧;教風是:德為師表,業有精專;學風是:點滴潤習,學思蘊樂。只有保證了方向的正確性,把旅行的大旗牢牢請在我們手中,征程路上就不會走偏路講瞎話做錯事。所以我們每年都是安全為首,德育為先,教學主導,全面發展。
第二,事在人為才是正理,教師發展隊伍素質的提升才會決定學生的進步學校的發展。教師隊伍積極作為務必大家一起都作為——認真工作!校長首先應該身先士卒,領導班子成員共同進步與發展,盡可能先有為再無為,辦學中排除一切雜念,以誠信的心態去領建學校“團結上進”的內在精神。校長辦公會成員,要做學校的“智囊團”——運籌帷幄當下決勝千里明天,集體智慧碰撞群策群力;中層干部學校各處室,敢于負責形成執行力;年級主任學科組長與老師們,鉆研教育教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從備課和課堂開始,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研究學法......聽說讀寫演練誦講,講課講的高水平有趣味有意義,孩子們愿意聽......繼續反思寫作梳理思路思維直到新思想,直到把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做到盡力而為每天進步一點點,其他專業職業人士不可替代......不能忘,智力活動是學校是師生教學質量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第三,團隊努力有途徑,校園建設文化形成無非靠“課程與活動”。全體教職員工一起研究國家課程、社會課程,一絲不茍地落實辦學規范,執行課時計劃;大家一起積極探索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創新、單元教學改革,實施以養成教育、藝術教育為特色的教育教學發展思路。所以有了符合我們本校實際的繪畫課、手工課、器樂課、音樂課,潤智課程30余項。另一方面,我們還積極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做好衛生生習慣課程,疏散演練課程;積極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原則,開展靜校課程,感恩課程,文明禮儀課程系列養成教育;積極落實“專業為本,教學核心”的原則,開展讀書課程,繼續開設晨誦、午寫課程等等。所以出現了比較大型的趣味比賽、大地彩繪、跳蚤市場等等活動。課程與活動育人,關鍵是所有的老師們全員育人,這才是我們的文化之魂。我們堅定地圍繞著“好習慣好人生”核心辦學理念——“課程+活動”,整體優化課堂教學,整體構建德育體系,整體推進文化建設,把學校建設成管理有效、師資精良、質量上乘、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學校。
天天說內涵發展,唯有“人”才是內涵之根本,只有認真敬業精神是根本之根本。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電視劇《亮劍》中的亮劍精神——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是的,這種精神鼓舞了多少人去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懦弱啊?作為教師,我們都是單位的一份子,都是平臺建設的關鍵人物,都是校園的擎天柱,因為我們要培養學生,把一個個的孩子培養成自信、自立、自強的人。只有教育者把孩子的健康發展放在前提位置擱在心上了,教育的智慧才會產生,發展學生生命才可能實現。
一句話,教師發展才會有幸福感,教師有幸福感才會有學生生命成長,教師學生都發展才會有平臺發展,這就是學校發展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