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洛一麗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涌上心頭。
01
如果沒有公眾號領讀,我可能不會選擇讀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讀這本書實在是需要勇氣和寬容,來克服閱讀帶來的不適感。書里是一個42歲死囚的回憶,講述了他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禁忌之戀。
但是閱讀的不適卻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作者的成功,這種暗黑的存在是我們都不愿意去碰觸的社會背面,但它確實地發(fā)生在我們看不見或者裝著看不見的地方。讀后帶來反思,討論,甄別,驚醒與鞭撻,這就是文學作品的功效與魅力吧。
因為內容的不適,這本書最初未獲準在美國發(fā)行,而是于1955年首次被法國一家情色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于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從此, 《洛麗塔》成為了一部奇書,贏得了美國蘭登書屋“現(xiàn)代文庫”編委會公布的“百年百部經(jīng)典英語小說”第四名的位次。
那么《洛麗塔》到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死囚犯亨伯特的邪惡人生。
02
故事是以倒敘的方式開始的,亨伯特因為故意殺人而被收監(jiān),他在獄中充滿激情地回憶了自己令人發(fā)指的一生。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每個人窮盡一生,都是在極力整合自己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換句話說,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可能要用一生來消弭,亨伯特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亨伯特出生在一個經(jīng)濟優(yōu)渥之家,三歲時母親因意外去世,雖然父親對他疏于照顧,但是亨伯特還是不缺少溫暖,在姨媽的管教下長成了一個成績優(yōu)異的少年。
他和14歲女孩安娜貝爾瘋狂地相愛了,有一張可愛臉龐的安娜貝爾在亨伯特眼中就是一個披著自然色彩的小精靈,只是這甜蜜的初戀才開始四個月,安娜貝爾就因為傷寒病而夭折了。
刻骨銘心與愛而不得給亨伯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創(chuàng)傷,從此他的鐘情對象就只是安娜貝爾那個年齡段的女孩兒,此去經(jīng)年他依舊對那些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有著別樣情感。
他尋歡作樂時與常人無異,但是他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只是九到十四歲的性感少女,他稱她們?yōu)樾⊙榱搜谌硕克步Y婚,幾年后又離婚,甚至于他有自己關于性感少女的一套理論,對經(jīng)過身邊的每一個性感少女極盡意淫之能事。
因工作之需,亨伯特尋找住房,因此結識了寡婦黑茲太太——夏洛特及其妖精一般的女兒洛麗塔。夏洛特迷上了這位儒雅莊重的大學教師,一心與之交往;而亨伯特卻迷戀上了青春逼人的洛麗塔,為了能夠名正言順地接近這個精靈,他選擇了與夏洛特結婚。
自私愚蠢的夏洛特為了享受幸福二人世界,將洛麗塔送到營地長時間生活。殊不知這之前早熟的洛麗塔竟然看透了亨伯特別有用心而各種挑逗誘惑他。洛麗塔走后,亨伯特每一天只是想盡辦法對付夏洛特的糾纏,包括偷偷給她服安眠藥。
亨伯特將對洛麗塔的熾熱情感和對夏洛特的各種嫌棄全部寫進日記,鎖入抽屜。某一天夏洛特打開了那個潘多拉魔盒,一切都改變了。情緒激動的夏洛特在寄信的路上不幸發(fā)生車禍身亡,而寫有亨伯特秘密的信最終沒人發(fā)現(xiàn)又安全地回到了亨伯特手里。
夏洛特的意外死亡正中亨伯特下懷,要知道他在內心里已經(jīng)謀殺了夏洛特若干次,如今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清除了障礙。為了名正言順獲得洛麗塔的監(jiān)護權,亨伯特不惜編造謊言,暗示眾人他與夏洛特很多年前就有私情,暗示旁人他和洛麗塔存在血緣關系。這些為他后面更荒唐的行為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這樣就沒有人再擔心洛麗塔的處境,亨伯特順理成章成了洛麗塔的監(jiān)護人。料理完夏洛特的后事,亨伯特迫不及待開著夏洛特的車子去找洛麗塔。
03
亨伯特以夏洛特生病為由接走了洛麗塔,并在她的飲料中下藥打算實施猥褻,結果藥物并沒有起到作用,相反洛麗塔主動挑逗亨伯特發(fā)生了亂倫關系。
洛麗塔最終還是知道了媽媽因車禍去世的真相。成為孤兒的洛麗塔別無選擇,和亨伯特開始了美國公路旅行。人前亨伯特是對她呵護備至的父親,人后洛麗塔是他鬼迷心竅的小情人。
亨伯特以他的視角將自駕之旅看成浪漫唯美的行程,覺得他們的感情看起來既禁忌又唯美,沉醉其中。亨伯特將施加于洛麗塔的情感重負稱為愛情的時候,洛麗塔并不是有同樣的感受。
對一個十二歲的女孩來說,也許懵懂之中有一點模糊的愛意,但那或許就是彌補沒有父親的缺憾;也許有一點放蕩蠱惑人心,但她畢竟還是幼稚的孩童,遠不是身心成熟的選擇。心理上的不成熟,她也就不可能為自己行為去承擔什么。
洛麗塔一點點長大,意識覺醒思想也慢慢成熟,她開始幡然悔悟,討厭繼父,討厭他們這種亂倫關系。他們唯一相通的就是交歡。一個女孩被一個老男人掌控著,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是一種桎梏,她的情緒怎么可能會平和?
洛聽了這話,就言辭激烈地對我慷慨陳詞,時而央告,時而辱罵,時而自以為是,時而模棱兩可,時而粗鄙惡毒,時而幼稚絕望。
亨伯特就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洛麗塔,滿足自己對她的欲望。
亨伯特也越來越不安,因為他感到洛麗塔正在想方設法離開自己,那些積攢的零用錢、洛麗塔偶爾的失蹤和他們被似無似有的跟蹤就是證明。三年后,蓄謀已久的洛麗塔果真消失了,亨伯特瘋了一樣四處尋找洛麗塔,但是一無所獲。
在那極為幼稚的陳詞濫調背后,她心中還有一個花園,一道曙光,一座宮殿的大門——朦朧可愛的區(qū)域,而我這個穿著骯臟的破衣爛衫、老在痛苦地抽搐的人偏巧被明確無疑地禁止進入這片區(qū)域;
沒有了洛麗塔的生活,亨伯特變回了正常人,他的戀童癖也仿佛消失了。他還是那個文質彬彬的紳士,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有交往的女友,有正常的工作。
04
幾年后的一天,亨伯特收到了一封信,是洛麗塔的求助信,她已經(jīng)懷孕數(shù)月,生活窘迫至極,期待獲得幫助,落款是狄克太太。
亨伯特帶著錢也帶著槍,開著那輛舊汽車上路了,他略費周折就找到了朝思暮想的洛麗塔,只是挺著大肚子的洛麗塔已經(jīng)面目全非,如同一片枯葉一般,早已沒有了昔日的小妖精般的光彩。
亨伯特至此才知道他是如此深愛著洛麗塔,即便那個性感少女已經(jīng)不復存在,他還希望洛麗塔能夠和他一起走,一起度過余生。洛麗塔果斷地拒絕了,她寧可和她帶有殘疾的退伍兵老公吃糠咽菜,也不想回到亨伯特身邊。
亨伯特知道幫助洛麗塔逃跑的并不是這個退伍兵,而是另有其人。果真如此,就是那個令他不安的劇作家奎爾蒂。只是想不到的是奎爾蒂也是一個變態(tài)者,洛麗塔飽受折磨后離開了他,輾轉多地,最終和這個退伍兵結婚。
亨伯特方明白他對洛麗塔的愛是摧毀,是深淵,是幻滅,更是無邊無際令人窒息的網(wǎng),只會讓人壓抑沉淪,讓人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洛麗塔對他說,那個奎爾蒂毀了她一時,而他毀了她一世。這對一個女孩來說,何等傷害才會讓她說出這樣的話。
亨伯特失聲痛哭,他的眼淚里都有什么呢?是為洛麗塔的遭遇痛心疾首還是為自己帶給洛麗塔的傷痛自責?
務必忠實于你的狄克。不要讓別的家伙碰你。不要跟陌生人談話。我希望你會愛你的孩子。我希望他是個男孩。我希望你的那個丈夫會永遠待你好,否則,我的鬼魂就會去找他算賬,會像黑煙,會像一個瘋狂的巨人,把他撕成碎片。
亨伯特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對洛麗塔叮囑再三,給洛麗塔留下了很多錢,還有夏洛特的相關遺產(chǎn),就開始了最后的瘋狂。
他找到了奎爾蒂,那個洛麗塔說唯一讓她瘋狂的老男人,他朝他開了數(shù)槍。徹底失去了洛麗塔,他已經(jīng)生無可戀,就把一切都毀滅了。
亨伯特成了一個死囚。他不知道,在他被處死的那一年,洛麗塔也因難產(chǎn)而死,只有十七歲。
05
毫無疑問,亨伯特是一個病態(tài)的人,他知道自己特殊的嗜好見不得光,卻又放任自流。他一方面克制自己的罪惡,另一方面又放縱自己享受,他在有意無意尋找一切可能的時機,所以遇上了洛麗塔也是一種必然。只是這種必然里有太多不被認可的東西,而洛麗塔是最不幸的那個。
如果沒有亨伯特,洛麗塔應該成長為一個平凡喜樂的姑娘,過著尋常人的小日子,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
亨伯特之于洛麗塔是欲望還是愛情,還是欲望最后轉化為了愛情,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但是即便是愛,它就可以凌駕于道德之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真愛應該是利他的,而不是僅僅為了滿足一己私欲,更何況還是對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下手。
禁忌之愛能夠發(fā)生,本身就已瘋狂。像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女孩需要不斷強迫暗示自己在心里愛上那個禽獸老師,以愛之名來美化自己受到的傷害,這樣內心才會有一絲的安寧。而亨伯特是否也是用著相同的手法,以細膩筆觸描摹他和洛麗塔之間的情意綿綿來遮掩自己的卑鄙齷齪呢?
用亨伯特自己的話說,他的故事里面有粘在上面的些許骨髓,有血,有美麗的綠得發(fā)亮的蒼蠅。但是再美麗也是蒼蠅,而且還寄生在令人作嘔的腐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