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筆者就帶大家一同去看看身邊化學人的轉行之路。希望有共同遭遇的人能有過得啟發,改變當前的窘境。
蘿卜是一位90后,16年畢業于某985(top20)農學專業,偏化學方向,準確的說就是天天和農藥,化肥打交道(農藥毒性有多大,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所以可見蘿卜的專業苦逼程度)。
蘿卜目前就職于某O2O公司做運營,坐標某國家級軟件園。
本碩均來自同一個學校,專業也很冷門兒,讀研的時候一心覺得這個專業挺好的,畢竟是一門技術活,農業在國內也非常受國家的重視,有各種各樣的政策扶持,掌握一門關乎吃飯行業的技術,蘿卜覺得在社會上無論如何都不會被淘汰掉的,哪怕實驗再苦再累我也都忍了。碩士論文做了3年實驗,沒日沒夜的干,真的是歷盡了千辛萬苦,也被導師逼過,想過要退學,好在歷經了重重艱難,拿到了碩士文憑。
畢業后簽了一家國內五百強某大型的控股集團,就像恒大那種,以石化地產,物流能源,農化為主的幾萬人的一個大集團,對于蘿卜這種不求上進的學渣來說,進到這樣的公司還是蠻自豪,因為聽說公司的待遇很高,碩士進去大概能有4000到5000這樣。
公司雖然是大型的控股集團,可是總部卻在一個某省的三線城市的化學工業園,有多偏僻呢就是你在百度地圖上搜這個地點,周圍什么都沒有,只看到一個紅點,這個地方就是你光著屁股跑上半小時都看不到一個人。就這么偏僻。因為集團是以石油化工為主,所以它整個工業園大概能有近千畝地,四周都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連個村落都沒有
?蘿卜來報到的第一天離著幾公里的地方,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化工廠原料的味道,特別難聞。新員工在報道要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培訓,去了都要住在公司自己的學校,類似于阿里巴巴的淘寶大學,這樣子差不多。因為集團非常大,每年新招來的應屆生大概能有五六百,所以培訓時間就拉的很長,各種戶外拓展,團隊拓展,高層授課,企業文化訓導各種各樣的,當時覺得還ok啊,大集團對新人這么重視,說明培訓機制很到位啊,能學很多東西。
這個學校也就是在工業園旁邊挖了一塊地,蓋了三層樓,有個操場而已,旁邊就是大型的煉化裝置(學化工的同學一定知道煉化裝置),味道特別難聞,每天早上一起床,空氣中就會有一種淡淡的硫化物的味道。報道將近六百人來,持續了2天。很多人來了,看到這個場景馬上就走了,經過一星期之后,走了50多個人。
作為一個研究生可能不會說心氣兒多么,哪個學校畢業的,多么多么牛逼怎樣。但是真的你看到這樣的工作環境,真的是心如死灰,地方偏僻就算了,關鍵是刺鼻的氣味,尤其是女生的一天都待不下去,對身體傷害真的太大。蘿卜當時給父母說,我說我先看一下情況吧,堅持一下看看是什么,對吧我說集團里面是幾萬人的,人家天天都這樣子過,對不對?
堅持了三個月,你們知道蘿卜第一個月培訓期發了多少工資嗎?整整1400塊大洋?你敢信?!
不說蘿卜學歷多么高學校多么好,好歹一個研究生,培訓期就發1400,作為這么大一個集團好意思拿的出手嗎?還不如在大街上貼膜擺攤掙的多勒。這直接超出了心理底線。那幾天蘿卜心情特別糟糕。
后來爸說你在培訓期又沒給公司創造多少價值,能給你開工資就不錯了,你還抱怨啥?蘿卜聽了以后好像有點道理,就繼續忍吧,培訓期第二個月下車間實習,不知道你們對化工廠的車間是什么感覺,反正進到化工廠的車間,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離開這里,這里的環境了真的是特別惡劣,首先車間不是全密封的,就是兩三層的裝置,然后反應釜插在中間,冬天進去要被凍死,夏天進去要被熱死。任何人任何時候進都是長褲長袖,戴上眼鏡,橡皮手套,安全帽,呼吸面具,反正就跟看到那個核泄漏那種防生化的那種人員一樣,而且袖口領口要扎緊,哪怕是夏天40度也要穿成這樣子。
去實習的時候就圍著裝置轉了一圈兒,臥槽那個味道他媽的是人受的嗎?能把一頭牛給熏死,車間里面每個車間跟每隔十米都放一個鳥籠,鳥籠里面放一只鸚鵡,這是干啥的?就是如果鸚鵡突然大叫,要死掉了,那人馬上就跑了。因為化學品泄漏了。
蘿卜分在了合成車間,那個車間有氯氣,丙酮,甲烷,硫化氫,基本上最毒的氣體都在這兒,就在反應釜下面,蘿卜最想著哪天誰一不注意,我們這瞬間就沒命了。
然后在二層閣樓里面有一個值班室,那個就是員工休息門的地方在車間實習,這一個月大部分都呆在那里,因為沒有上崗證,最多是圍著裝置參觀一下,然后在這個值班室跟很多員工聊了一下,就是三班倒,一班八小時,一共有三個班來回倒,無論春夏秋冬十二個月都是這樣子過來的。化工廠的車間里面,員工清一色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大部分都只有小學初中文化。在值班室呆了幾天,因為那時候是7月,天氣很熱,我就發現,所有車間工人不愛說話,進屋就直奔飲水機,水杯灌滿,一口氣直接干掉。因為穿的很多,那真是汗流浹背。看的都讓人覺得這個工人身上毫無朝氣,很頹廢的感覺。后來交接班的時候,班組之間開會,蘿卜發現這個現象更是如此。工人們來開會,滿屋子都是汗臭味,夾雜著從車間帶來的怪異味道。
大概有十個大學生,6個碩士,4個本科分到這個車間了。進去第一天就有一個女生說,明天我就辭職,這地方我也呆不下去了。當時大家都特別難受,因為這樣的工作環境真的是太惡劣了,直接就超出他們的底線。
先不說它多苦多累,苦點累點我能忍受啊,關鍵是你每天聞著這些刺鼻的味道,你早晚有一天得癌癥的!很多老員工說,車間經常出事,死人殘疾每個月都有,只不過公司封鎖了消息,你們不知道而已。這種氣味他們也受不了,但是他們沒學歷沒文化,除了這個其他也沒啥能干的。
因為集團是先培訓三個月之后再分下各產業公司,所以來車間雖然只是一個月時間,也是會根據你的表現去往下面去分配的,就有很多女生是學文科的,就把他分到車間里面。他對這東西完全沒有概念,一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就跑了,所以說問了去年來的師兄,就是這個集團,每年招六百個人,我到第二年只剩下不到兩百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惡劣的工作環境。
蘿卜當時一心想辭職,真不想在這受這個罪,但是第一父母認為這只是暫時的,這么大的集團它又不傻,把一堆高學歷的人丟在車間,人才不都跑了?在一個是公司平臺大,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而且當時辭職也沒地方可去。所以只能忍耐了。
在車間一個月,唯一的照片,還是用安全員的防爆手機拍的(車間禁止帶手機進入,只能用防爆手機。),你們看很臃腫,7月份的天穿了3層衣服,因為沒有正式進裝置,所以沒有按照裝置工人那種要求著裝,就這后來還被車間主任罵了一頓,寫了檢討,被通報批評,原因是,私自進裝置不按規定穿戴防護品。
3個月結束了。蘿卜被分到了技術部,算是天天做實驗好吧,跟這學校的實驗室差不多的環境。你們看到那張照片那個藍色的罐嘛,那就是反應釜。上面有一個小窗口,就是反應的時候方便觀察取樣的。每次取樣的時候,我半個身體要探進去釜里面取東西。那個味道簡直了!
蘿卜每天都要穿著白大褂,戴著護目眼鏡,戴著呼吸面罩,戴著雙層皮手套,做實驗,一站就站一天先不說多么累,每天要接觸農藥原藥,對身體的傷害很大,有些時候要取藥或者做反應的時候一口氣兒沒上來,就覺得胸口難受。那段時間,我沉默寡言,有時候一天也不人說一句話。因為工作需要帶呼吸面具,說話特費勁。所以就不想說,同時那個時候有個怪癖,就是每天洗手十幾次,做一次實驗洗一次,因為太尼瑪惡心了,帶著雙層手套,下班了取下手套手上照樣一股味道。那時候每天用洗衣服,汽油洗。真是洗的我都快得皮炎了!
技術部加上我大概有十二個人吧,看了看這些人,年齡都比蘿卜大,70后80后居多,雖然也是正規大學的科班生,但是在這個部門干了很長時間了,還是一個基層的技術員。當時就想,這些人為啥不會被提拔呀?是不是沒有能力,還是怎么回事兒?
隨著幾個月的接觸,就慢慢知道了,不是他們能力的問題,是這個大環境把你給限制死了,你長期處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中,接觸的就是這樣一些人層次不高,等級不高,你對外界的事物一無所知,而且傳統行業你兩三年不學習,你也不會被淘汰掉,因為他技術革新是很慢的。技術部這些人,就是這樣被環境給封死了,35歲還是基層員工,每天做做實驗,不和外人接觸。
當時蘿卜也是想我到底要不要辭職啊,辭職往哪去呀?我不想這么年紀輕輕的天天待在這么偏僻的化工廠,跟著一幫老家伙們在一起,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不希望我到三十多的時候還拿個三四千的工資干一輩子這種技術員,太苦逼了。可是天下之大又哪有我去的地方?學的這么個垃圾專業,有啥資格勸你跳槽呀?
也是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個帖子,大概題目是年薪百萬的,你現在過的什么樣的生活這個帖子對蘿卜觸動很大,當時就想這輩子能不能做到年薪百萬。真是沮喪。
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吧,蘿卜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關于就是轉行去做it技術的這些,后來想了想,英語跟數學也不行啊,學這些技術沒有半年時間,出不了師,而且這玩意自學沒有效率,必須得找到培訓機構去教你,但是培訓機構的學費太貴了,好幾萬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那時候真的要瘋了。
那時候想到了之前在學校認識信息學院的一個師兄,他是在美團(沒合并前)做運營,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就給我說你可以去做運營呀,學歷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什么技術條件,很多轉行的都是做這個的。我給你點資料你可以了解下。
他這么一話我才恍然大悟,然后趕緊著手去看,在網易云課堂看一些關于運營的一些事情,當時對這玩意兒也是一頭霧水,發現這里面水好深,然后白天上班,晚上就偷偷的學習,大概七點鐘回到宿舍,抱起電腦就在這刷公開課,記筆記,大概聽到三四個小時。然后白天上班了,就偷偷的把筆記本拿出來,這種實驗室是不允許帶手機的,所以每天就這樣打游擊,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2個月。基本上每天都會保持3到4個小時的學習,后來更是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付費的公開課,一步一步教怎么去做,中間把微信微博都慢慢的做了起來,也有了一些成績,按照人家講的方法,一步一步學習,去修改簡歷。
一晃到了17年的元月份,當時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去投一投簡歷去試一試了,就在網上海投了一下。結果肯定是石沉大海呀,沒人搭理你,一個在化工廠工作的人來說,你的這點兒課程對人家沒有任何意義,后來只有一個創業公司的老板,跟蘿卜聯系了,他的團隊只有二十多個人,當時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這對蘿卜來說真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蘿卜給父母說,一定要去嘗試,哪怕這次公司干的幾天能把我開除了,也認了,一定要離開這種偏僻的化工廠,父母也沒辦法無奈只能支持我,然后我一個人從一個A省跑到B省。就為了一場面試,好在老板也很支持,認可我。老板說你可以來試一試哦,一個月的考核期,干好了就干,干不好你再走也來得及。那是想都沒想,直接就答應然后,這個公司是在軟件園。
這是一個國家級的軟件園,里面有微軟,甲骨文,360,百度的分公司,當時被老板認可,給我offer那一瞬間。真的,眼淚都想流出來了。可能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坐在辦公室里面朝九晚五,寫字樓里面工作這是一種常態。可是對于蘿卜來說,之前的工作是在荒無人煙偏僻的化工廠,毒性超大的車間,一群毫無共同語言層次很低的村民。現在讓跟這些360,百度的碼農,坐在一棟樓里面辦公,這種寬敞的辦公室還有整潔的環境,還有一種年輕的氛圍,對我來說真的是,超級大的鼓舞,你們可能真的很難體會和理解,覺得夸張了。但事實上,這絕對是內心的真實寫照。
說了這么多,就是告訴那些和蘿卜一樣迷茫,想轉行的同學,一定要想好自己想從事什么行業,不是光想想自己的境況不如意,然后就想想又沒事了,一定要真切的付出實際行動,往前走,敢想敢做才可以,當環境真的把你逼到那一步的時候,你不得不去面對這些事情。
這次轉行也讓大家深知,選擇的重要性,我們年輕人,找工作,選行業,一定要順應社會大趨勢,順勢而為。在風口浪尖上,豬也飛的起來!
選工作其實就是選行業選趨勢!
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努力,而是選擇!很多時候選擇大于努力!
如果你呆著錯誤的行業(煤炭、鋼鐵等傳統重工業),你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錯誤的。可能有點極端,有點個人主觀。但這個觀念我現在深信不疑。首先,傳統重工業年薪10萬算是一個主觀甚至是中層了,可是10萬放在現在的大趨勢行業,如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金融等。這只是一個初級薪水。其次,傳統行業更新慢,迭代慢,你好幾年不學習也不會被淘汰。可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會發現一切都太快了,3天不學習你就被踢出局了!大環境不斷逼著你去學習去挑戰自我!
所以,想轉行的同學們,你們要考慮清楚!
你是要安逸的呆在舒適區,還是勇敢的跳出來趁著自己年輕出來闖一闖!
你是要錯過后悔?還是要做了后悔?等到35歲平平庸庸的拿著幾千塊的時候,你會不會后悔當初自己明明可以離開這里,轉行出去闖蕩,僅僅是因為瞻前顧后的浪費了機會。
如果你對現狀不滿,工作不喜歡!就一定要去改變,轉行,不要猶豫!
這一切,都取決于你們內心,取決于你們到底敢不敢成功的賣出第一步
故事講完了,或者包含了很多一家之言,但畢竟是蘿卜的親身經歷,感悟很深。自從來到互聯網行業,覺得認知能力提升了很多,開拓了思維,也真正明白了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