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前的下班路上接到米奶奶的電話。說是已經收到我給她買的古田銀耳了。告訴她,我們當小白鼠,已經嘗過,這是我們吃過最好的銀耳了,純天然烘干的,一小朵很快就能熬出一大鍋軟糯粘稠的銀耳羹。
趕緊給老人家科普:銀耳有滋陰補腎、潤肺、降火、生津止咳、強精、強心健腦、提神補血、補氣等功能,對高血壓、血管硬化、肺結核、咳嗽等病癥有良好的防治和調理效果。正適合現在有些咳嗽的米奶奶。米奶奶連說明天就煮些銀耳吃,“好呀好呀!您和米爺爺負責吃,我們負責買了給您快遞回來!”
米奶奶自然是開心的。
“那感情好,只是你們也別太破費了!我這幺女兒真好……”
回家里,到川南出差的徐先森也回來了,高興地拎個脹鼓鼓的袋子在我面前晃。瞬間,一種極為霸道的香。溫柔入鼻,緩緩潤肺;如閃電般地占領了整個嗅覺的香,不給一絲喘息的機會,一瞬間就占領了呼吸,仿佛來不及抽身招架就已倒下……
“哇,是折耳根!”忍不住陶醉……
徐先森說是米奶奶特意掐了她屋后地里種的折耳根,讓帶回來的。不是徐先森再三強調說可能還會在外耽擱的話,多半還會讓大包帶兩只現點殺,打理好的土雞過來。
呵呵,還是米奶奶好,懂我的歡喜!想起她上次特意幫我采來的一大捧漂亮苔蘚來,現在我美麗的各種小盆景里不時洗著我的眼呢。
正想著,徐先森的手機響起了。原來是爸打來的,找徐先森問著什么。
說來好笑,我親爹有啥事經常都是越過我直接找徐先森,有什么我和哥哥勸說老爹無果的事,找徐先森出馬,經常幾句話搞掂。
而米奶奶和米爺爺其實有時也是執拗的老人。經常有她親閨女打電話來說什么什么什么事她們勸了半天都沒用,要我勸勸,也是打個電話過去說上幾句就讓二老心服口服了。
而這驚人相似的劇情還在家里一再上演著。
待洗簌完,換好家居服后出來,小朋友正好從她房間里出來,說是作業完成了,想著明天就元旦假期了,要給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打電話。呵,越來越貼心的小孫女了!
剛想進廚房幫忙,又被出來的徐先森給攔住了。說是已經準備好,只待米兒打完電話就開飯了。
也好,平時因為上班地離家遠,晚餐都是我下廚的。難得他提前回家主廚,讓我樂享其成,很不錯的感覺呢,期待!
晚餐是冬陰功湯。一鍋紅紅的冬陰功湯,沒端上桌就隔空聞著香味流口水,等喝下幾口,鮮香酸辣從味蕾直擊胃底,全身開始滲出汗,每個細胞都顫抖著喜悅。
蝦蟹蛤蜊的鮮美就不用說了,冬陰功醬的濃郁,各種香料和調料構成有層次的香氣,干辣椒的刺激,還有青檸的酸爽,讓人完全不會膩。
從味蕾出發至滲出微汗。
一碗濃烈的紅湯下肚,把冬天的寒冷全都驅散了。
吃罷,一家三口太陽椅上葛優躺著,聊會兒天,這一種好熨貼的幸?!?/p>
突然想起中午飯后聊天時說起各自婆婆媽時的吐槽與無奈了。
幸運如我,遇見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婆婆媽,退休教師米奶奶居然是我的高中化學老師,一直心態年輕著,幽默風趣,和我很有共同語言呢。米爺爺是一名退休高級工程師,和徐先森一樣的儒雅又好脾氣。
二老都是勤勞能干的人。怕我們累著,經常會把我們趕出廚房,留自己圍灶臺,琴瑟和鳴著忙碌,短短的時間里就能做出一大桌子的美味來,基本都是些我的愛。TA們對我的美食嗜好一直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呢。品嘗著香噴噴的飯菜,二老有意無意地“恭維”一下對方的手藝。一切盡在不言中,彼此都感覺到對方深深的愛,他們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廚房里“演奏”著永恒的溫馨浪漫曲。承諾著攜手一生的諾言。
好希望我和徐先森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浪漫??!每當此時時,我總會在心里止不住地感激TA們為我教出了這樣好的徐先森,能夠一改單身時的飯來張口,心甘情愿地為我自學廚藝,嘗試著煎炒烹炸,日漸豐富著挑嘴的我的味蕾。還在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里,以和我相近的玩商盡可能陪伴著我們度過了那么多難忘的美好時光。
也有過劍拔駑張的時,女兒滿月不久,應公婆要求,回瀘州 一起帶孩子。因為新舊育兒理念的分歧,搞得身心俱疲,自己帶著女兒回蓉時,曾經聲色俱厲地對徐先森說:“我再也不回瀘州了。要回,你自己回!”
……
可是,氣過之后,再想起同辦公室一位姐姐曾經說的“父母只有責任和義務養大 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子女成人后父母的責任也就盡到位了。為人兒媳不要對公婆有太多要求。婚后自己小家的任何事情都沒有什么是公婆必須做的。只要TA們愿意幫忙做,即使不合心意,也應該心懷感激。兩代人觀念有分歧,也正常。我們自己調節好,做好就行了。學會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非睚眥必較的人,總是比較容易快樂的。”
確實如此。
慢慢也就釋懷了。
結果,經常提醒徐先森特殊日子給公婆打電話,快遞禮物,放假抽空回瀘州看老人的都是我。
相應的,主動過節給我爸媽節日費、買東西的是徐先森。爸今年八月被檢出鼻咽癌化療時,主動提出早起煮營養湯,特意提前半小時給爸送去的也是徐先森……
爸生病那會兒公婆也經常電話關心著狀況,還經常各種表示。
幸運的,治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爸身上的癌細胞就已經被完全擊滅了?,F在健康快樂著。
而我們,也都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爸生病的這段時間里,我們一大家子煎熬過,忙累過,卻也是幸運的。短暫時光中迸發出的這所有親情、愛情與擔當的合集與那不拋棄、不放棄承諾的真正堅守也感動了我們自己。
仔細想想,上天待我們其實也不薄,所有經過的苦都不會白白受著。之后的我們每個人都更加珍視擁有著的每一份情及可貴的健康了。
?;丶铱纯床恢皇且皇赘瓒?。
自己父母家離我們家車程不到二十分鐘,自然每周都要回去的。瀘州離成都可不近,平時回去可不方便。所以,一般節假日沒什么特別安排,我們都會回去的。隔三差五的電話自然是少不了的。
上次米奶奶被車撞傷了,徐先森又正忙著。說是不嚴重,沒什么。我還是忙不迭選周末回去了。把個之前說沒必要回去的米奶奶高興壞了,逢人說,我乖媳婦專門趕回來我了!
誰不喜歡被重視的感覺呢?
所謂老小老小,老年人其實也是很容易滿足的。
可愛的米兒常常會說:“等我長大了,要在一個很美很美的小區里買四套房子,爺爺奶奶的、外公外婆的,你們的,我的?!?/p>
“為什么不是大別墅呢”
“都在一個小區里,有點距離才好呢!”
不禁笑了,小朋友很明白距離產生美感的道理。
……
有時細想,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雙方父母都開朗明禮,先森也一如既往地寵我,愛我,女兒活潑大方又省心的大家庭里,還真的很幸福呢。
難道說,我上輩子也拯救了宇宙?
呵呵,夸張了。我這日?,嵥榈男腋?,正是許多人都擁有著,卻不自知的吧?
想起以前看張德芬寫的;把目光收回來,投注在自己身上,因為你所要的那份關注和關愛,只有你可以給自己,在別人身上永遠得不到滿足。
親密關系是最好的修行道場,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通常可以在親密關系當中少受苦。
表面上母子、伴侶生死與共,執子之手、與子終老,但實際上,我們都還是孤獨的個體,沒有人可以和你完全的融合,滿足你內在的所有需求。與其去要求對方來迎合你或是為你改變,倒不如看進自己內心深處,找到那個受創的小孩,跟他好好對話、相處。
其實,我們在親密關系里面找的就是那份無條件的允許、接納和愛。可惜,一萬個人里面也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容量能夠接納伴侶。所以,最佳的親密關系其實就是: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種父母與伴侶,去照顧、安慰你內心的那個小孩。
深以為,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世界的折射。當你能為這部分折射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就沒有精力去指責TA沒在這關系中做到完美。
所以,我能做的,就只是真正做好我自己。好像也真的在做好我自己之后,才越來越體會到這親密關系中的各種美好。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
與遭遇奇葩公婆的朋友相比,我何其有幸,生活在充滿人情味,相互理解的幸福家庭里。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幸福生活莫過于此吧?
-END-
謝謝您愿意看完
我是“無折騰不生活”的扶搖風,用心原創所有的快意確幸與意外跌宕
若于您有用,請留下小紅心,關注后再走吧
再次感謝您對我小小夢想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