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溪,夏天小溪潺潺的流水特別清澈。暑天中午大人們都在午睡,孩子們都在河里玩。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們找處沙子多,面積寬的地方。
我們用小手推起的沙子,幾個人合力筑起了臨時當水的大壩,特別在合垅時,幾個人合力同時推,才把水堵住。水堵住以后,就檢查薄弱的地方進行加固,再找些石頭在河邊硬的地方壓下。留個流水的水溝,防止水多把大壩沖壞,這樣工筑就完工了。我們就去下游去抓泥鰍,水坑里有很多泥鰍,我們把它抓起來放在瓶子里。玩的非常起勁,每天這些事沒等作完,大人們就該下地干活了,聽見媽媽們吆喝自孩子的名子,小風,小云,這時孩子就陸續的回家了。剩下來的都是年齡小的,不能看孩子看家的。大壩也支撐不住了,大水嘩嘩的像泄洪一樣沖了下來。每到這時我的心情就非常失落,也就慢慢的回家了。這些事在我的腦海里存了好多年。
我家門前的小溪,它的源頭就在離我家一公里處,一座小山根,那里有個泉眼一年四季水往外冒,我也不知它流了多少年。反正人們祖祖輩輩都在這條小溪邊生活,也沒名子我們都叫它河套。是條無名的小溪,夏季清澈的水里面游著小魚,青蛙的小蝌蚪兒黑乎乎的一片一片的來回游動,我會看到它變化階段,最初像一片透明的紙片,上邊粘著小小的黑點,好像在衣服里包著。過不幾天就不見衣服了,見到黑黑小小的蝌蚪,一群一群的來回游動,你別出聲看著它們慢慢游動,它們很靈敏的,有點動靜它們會很快跑開。
后期階段它們身上的黑衣服不知啥時間脫掉了,變成了土黃色的,大尾巴大肚子也長出了眼睛,樣子好像小魚,這時我非常想讓它們變成魚。可后來它們長出了四條腿兒,我才徹底失望了,它們還是變化成青蛙了。
這時它們就不老在水里了,白天幾乎看不見它們,.每到晚上夜深人靜時它們開始活躍起來,叫聲連成一片,小河流水嘩嘩聲配在一起,真是一曲美麗的交響音樂。這都是留在心里的交響音樂。
這些都以經過去了好幾十年了。現在都以你面貌皆非了。我每當回老家都望它一會,想起好多找不回來的往事。在六十年代全國都學大寨,有一天我們大隊開大會,有人說:全國都在學大寨.我們大隊也不能落后,我們要改造天地。
有人就想出改造這條河,這條河以流了不知多少年。
不知誰出了個主義,報到公社很快就批了下來,我們年輕人,接到命令去挖這條小河的原頭,扛著鐵鍬舉著紅旗就改造天地去了。向這個小河命進軍,把它挖成很大的一個水井,后人們管它叫大井。大井里水滿的時候還是流進河里。可沒有以前常流了,春天澆地小河就干枯,得到雨季水才能流下來。后來地下水位下降干旱,大井也干枯了。從此這條河在沒了往日的交響樂了。就變成現在的模樣,叫人心酸的模樣。溝里滿是垃圾,雜草叢生。
這幾年閑起來的時候,
往事就像亂麻一樣千頭萬緒。
想起時就像抽絲一樣,
慢慢涌上心頭。
沒事時想起我家門前小河,
它是童年時期的夢想。
多少快樂來于這條小河上。
晴晴透澈的河水,水里面的小魚。
青蛙們幼小的蝌蚪。兩邊的綠蔭小草都是我的天堂。
沒事時我走在綠蔭邊,還有著不少的收獲。
野生的蘑菇我能摘一筐。
回來媽媽做了一盆蘑菇醬。
那是人間美味與收獲的分享。這些往事都以成為回想。
風漫漫,云淡淡。
房前河水清,屋后果樹繁。
岸邊楊柳蔭處爽,田間禾谷熱浪翻。
岸邊一少女,蘑菇兩竹藍。
歲月把時光隔斷。
家鄉外,廣場邊。
玫瑰池中香,石榴花正艷。
鍛煉身體來跳舞,棋盤比藝圖消遣。
老嫗閑無事,晚輩膝下歡。
身享天倫樂何許憶當年。
2017年6月11日寫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