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古以來,書生與江湖客貌似都是兩種對立的身份。印象中,書生大多老實本分,兩耳不聞窗外事;而江湖客都是放浪形骸,放縱不羈走江湖。
就像學生時代的“好學生”和“壞學生”。
我自小就是好學生里面最壞的,壞學生里面成績最好的那個。跟好學生在一起時,我可以解題背書拼成績,跟壞學生在一起時又可以喝酒聊天打游戲。
進入大學后,我成為了好學生里最不務正業,也是不務正業的學生里成績最好的那個??糂EC,參加英語競賽,寫校報文章,學PR,成績進過年級前五,跟老師天南海北討論過學術;也做兼職,修電腦,搞旅游,做素拓,擺地攤,一周賺過5K,跟各種人抽煙喝酒吹牛夜不歸宿。
稍有遺憾的是,我始終沒有在任何一個領域擁有過絕對優勢。成績從來沒有超過那些真正努力的人,江湖上也沒能贏過那些真正的老油條。
盡管如此,我還是很享受這種狀態。書生與江湖本就應該是一家。
工作之后,很多人的生活發生了戲劇性的反轉。曾經的書生有幾人還在孜孜不倦的學習?倒是那些少不更事的“江湖兒女”,開始重新審視學習這件事。
也是從工作開始,我才真正懂得了讀書與學習的意義。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讀書學習,在能滿足基本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提升技能投入學習無疑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寫作算是這些年始終沒放棄的愛好,雖然一直沒寫出太多好文章。這個習慣是從高中時代培養的,那時候有個兄弟,寫的文章酷似郭敬明,收獲了大批女同學的青睞。所以我也蠢蠢欲動,開始了艱難的寫作之路。后來寫總結,寫公文,寫點矯情的心情日志。
大概兩個月之前,我參加了“剽悍一只貓”的收費社群,在里面認識了趙昂、彭小六、楊小米、蕭秋水等等大咖,我恍惚間突然明白,我一直標榜的“書生與江湖”到底是什么概念?
一群懷著夢想、心有不甘的人,在工作之余堅持用自己的努力去追尋夢想,用自己熱愛生活的心去發現無限可能。
2.
周末的收到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原創開通邀請。可能對于很多碼字的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生活的狀態。
剛開始進入工作的時候,大家工作之余談論的都是吃喝玩樂,生活百態,要么就是小黃段子。有次我跟別人講我在參加一個讀書會,被回以不解和不屑的眼神。
曾經被一些“好人”嫌棄過,嫌我不務正業,嫌我嘻哈人生;也被一些“壞人”嫌棄過,說我迂腐,無趣。但是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節奏,開始享受這種混跡在江湖中的書生的感覺。
開啟了原創功能,是一種鼓勵。從沒想過成為一名多么牛的作家,但我依然會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遠離江湖的書生不可取,只顧混跡江湖也并非最佳選擇。
愿所有書生都能讀懂江湖,愿所有江湖客都能浪子回頭,做一名青衣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