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
有原則地把控,
比無原則地縱容更重要!
本文導讀: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心,首先必須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當孩子身處困境時,要鼓勵他勇敢面對。
如果讀者曾觀察過鳥或者其它野獸,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真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親身面對困難與危險,才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正確方法。
人類在面對困難時,通常會有三種處理態度:
第一? 獨立面對,自行克服;
第二? 請他人幫忙解決
第三? 聽天由命
從撒嬌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小孩,解決事情的態度應屬后面兩者,他們不會設法超越障礙,只知逃避,向人撒嬌或是期望好運降臨。
按照上面的分類,較小的孩子應該都屬于第二類;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凡事當然要依賴別人照顧。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自主的訓練可以說是教養的根本目的。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心,首先必須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當孩子身處困境時,要鼓勵他勇敢面對。如果讀者曾觀察過鳥或者其它野獸,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真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親身面對困難與危險,才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正確方法。
可是有不少母親聽到會走路的孩子說 " 我累得走不動了",就會覺得孩子好可憐,或背或抱起孩子。另外像幫孩子拿東西的情形也極為相似,盡可能逃避辛苦,期待舒適快點降臨,也是文明發展后不爭的事實。可是在車子、電梯充斥的方便時代里,訓練孩子獨立活動的課程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要求已經走不動的孩子繼續走路,以現實的觀點來看也根本不可能,此時可讓他原地休息一會兒,等體力恢復之后再繼續走。絕不可一聽到小孩撒嬌,就背他或幫他背東西,如此孩子孩子便不會回避障礙,因為休息就是以自己的力量跨越障礙的準備。
如果孩子一喊累,父母就輕易的幫他解決問題,次數重復多了以后,孩子就會完全回避困難,變成依賴心嚴重的人。發展更嚴重時,如果父母走在前面,孩子也會大叫“媽媽背我”!很多時候,這些行為只是孩子的一種行為習慣,并非他們真的非常累。今天這樣的小孩真很多的,無法數計為人父母者實在有檢討教育方法的必要。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隨時理性應對這種生活中的“小事”。
致 家 長 朋 友:
你想教給孩子的價值觀,你要做出榜樣。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尊重,你就要尊重別人和你自己。你要實踐自己宣揚的價值觀,因為孩子會按你做的去做,而不是按你說的去做。
在孩子最需要愛的時候,
花時間陪伴孩子。
要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
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不然愛的愿望就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