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這幾天生病了,一直發燒。燒得厲害的時候,他就皺著眉頭,不說話,老老實實地窩在沙發里,看著讓人心疼。
其實一直都是心疼他多一些。一周歲以后,就把他丟給了奶奶。那時候,他還不會走路。因為奶奶身體不太好,家里事務又繁多,所以很擔心他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玩不好。離開的那天,我哭了一路,淚水止不住。
等到過年再回來,兒子已經不認識我了。我蹲在他面前,輕聲喚他的名字。他平靜地掃我一眼,沒有笑,沒有要抱抱,仿佛我就是個陌生人。想到幾個月前,他還那么粘我,窩在我懷里,對我咯咯地笑,心里特別難過。當時,無論我怎么引導,告訴他我是媽媽,他也只是看著我,沒有反應。反而是突然沖旁邊的爸爸甜甜地喊了一聲“爸爸”。
心里無味雜陳。
也許是爸爸前不久剛回來過,身材又特別高大,所以兒子有印象。可是,他是我懷胎十月生的娃,在我懷里呆了一年,喂了他一年的奶水。可他竟然這么快就把我忘了,還不如偶爾在他眼前晃動的爸爸。當時真的有點妒忌我老公,這么輕易就拐走了兒子的心。
感謝婆婆,把兒子照顧得很好也很獨立。三歲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他已經能獨自穿脫毛衣(從頭套的那種)了。而當兒子慢慢長大,他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好奇與感悟,他不停用言語表達他的發現。每次回家,他都說出一些讓我驚喜的話來。
四歲那年,迷糊的大兒子找不到自己的壓歲錢了。我就轉頭問小兒子,是不是哥哥不小心放在你那兒了?他數了一遍自己的錢,堅定地說,沒有!我不罷休,也許你數錯了呢?你再數數再數數。他皺著眉頭,來了一句:媽,你為什么不相信我呢?我可是你的親兒子呀!
媽呀,親兒子都出來了。我趕緊說,好吧,親兒子,媽媽相信你相信你!
五歲,卻開始懷疑自己的身世了。有一天,他一個人嘟嘟囔囔,過敏,對花兒過敏,媽媽,你會不會也對我過敏?我很奇怪,過敏?我為什么會對你過敏呢?他委屈地說,因為奶奶說我是撿來的小孩。
唉,家里的老人總喜歡騙小孩,說媽媽其實是后媽。我小時候就上過這個當,現在又輪到我兒子了。他其實并不能真正明白“過敏”的意思,卻形象地表達了我會不會不喜歡他,遠離他的感覺。我趕緊說,你當然是媽媽親生的!然后用兩手一比劃,夸張地叫,知道嗎?你生下來的時候才這么長!
六歲的一個晚上,睡前他突然抱著我說了一句,媽媽真好!我也抱緊他追問,哦,為什么說媽媽好呢?他淡定回答,好,是沒有理由的。
我又欣慰又驚訝,不過這么有哲理的話,肯定是因為兒子電視看多了吧。
去年,我辭職回家專門照顧孩子,把他們轉到了新學校。小兒子已經七歲了,剛換了一個新環境,他沒有哥哥適應能力強。而且,我發現他學習中有許多毛病。拿筆的姿勢不對,很多字沒有按筆順來寫,老師還說他上課愛走神。我都嚴厲要求他改正。加上新學校作業也比以前多,他有點吃不消。有一天中午,他哭喪著臉對我說,媽媽,為什么我這么可憐?放學回家就做作業,一直要做到上學?
我竟無言以對。畢竟還是個小孩子,我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點?事實上,他還是挺努力的。考試成績比以前大有進步。期末老師評語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你對同學大方友善,做事時認真的樣子讓老師非常欣賞!
這一年,天天跟他們在一起。聽他說過很多有趣的話。比如,他們班里轉來了一個新同學。他放學回來,我正在做飯,我圍著我說個不停。媽媽,你知道嗎?他的頭發實在太難看了,一個豁一個豁的,就像被蟲子啃過的大白菜!
我表面上教育他,怎么可以這樣說你的同學呢?其實心里覺得他的比喻蠻精彩的。我好想看看像被蟲子啃過大白菜似的頭發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后來我見到了那個同學,人家明明是很酷很炫的時尚發型好吧。
每個周末回老家。開車的時候,兩兄弟經常在后面聲情并貌地當解說員。各位觀眾朋友,請看大屏幕,現在有一輛白色的小車以飛快的速度超越了我們!我那天車速很慢,只聽小兒子在后面尖著嗓子大叫:哦漏—!已經連續有三輛車超過了我們。那我們算什么呢?我們僅僅是一只哭泣的小蟲子罷了!我笑得方向盤都快打歪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居然看到一只小松鼠。跑得不快,蹦蹦跳跳的,看起來還很稚嫩。我很驚喜,咦,這個小東西,我們下車去把它逮住好不好?兒子卻連連搖頭,不好不好,它是屬于大自然的!
我很汗顏,看見喜歡的東西就自私地想把它據為己有。兒子雖然也喜歡,但他愿意放手給它自由。我們大人有時候真的連小孩子都不如。
他也開始為我擔心。看見我長了白頭發,他很著急,媽,你現在有好多白頭發還有皺紋了。你要是成了老太婆,像我奶奶一樣該怎么辦呀?我趁機對他進行了一番思想政治教育,還示弱,要求他多做一些家務,不要太累著媽媽了。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以后的兒媳婦著想,兒子越體貼,兒媳不越幸福嗎?我這樣的婆婆還可以吧!
生病這幾天,醫生叫注意觀察他的便便。從衛生間一出來,我就問他,拉的便便是怎么樣的?他回答,我拉了一群稀便。天啊!我笑壞了。第一次聽到還可以用“群”來形容便便的,這個"群"字,讓我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呀。
今天,小兒子終于稍微好一點了,我讓爸爸繼續帶著他去打針。他們走時,我還躺在床上睡午覺,只是閉著眼假寐。我聽見小兒子走到床邊,輕輕說了一句,床上躺著一個黑黑的睡美人。我沒吭聲,心想,睡美人就睡美人,干嘛要說人家黑?他走出去,應該是抱了一下爸爸的腰,哇,爸爸,你的腰好粗哦!走到門口,他問,爸爸,你能給我買一個門那么大的棒棒糖嗎?又自我否定,算了,也沒有門那么大的棒棒糖……
聽見他不斷地嘰嘰喳喳,像只快樂的小麻雀。我閉著眼睛笑了,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雖然很遺憾,我缺失了兒子那幾年的成長,錯過了多少精彩的瞬間。但是,很慶幸,我依然擁有他。其實,能夠看到一個與你相似的小人兒在這世間慢慢長大,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值得感恩的事。
兒子現在很親近我,如果有一陣子沒見到我,再見面會撲過來,抱著我, 不停地親吻我的臉頰。我佯裝大叫,哎喲,臉上的灰都被你親掉啦!他陪著我一起哈哈大笑。有時候,他還非要跟我擠著一起睡。我不許,他就撒嬌耍賴直到我同意為止。
我知道,很快,這樣的日子便不再有。我能看見兒子瘋狂地成長。去年的衣服已經不適合今年穿了。很快,兒子就會長大,會害羞,他不再對我這么親呢。他會有自己的隱私,不再什么都告訴我。以后,他還會喜歡另一個年輕的生命。他會保護她,和她擁有另外一個家。
我想,那時候,我會欣喜又失落。
正如傅天琳老師在《夢話》里說的那樣:
如果有一天你夢中不再呼喚媽媽
而呼喚一個陌生的年輕的名字
那是媽媽的期待媽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