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月底需要參加的畢業典禮,大學四年是真的要過去了。我也就又回到了原先學習的計劃中,相比原先,覺得現在效率變高了,是深知已經畢業在沒有時間去浪費的緣故吧,最起碼在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時不會分心走神,能高效率的完成。
跟先前最不同的應該就是除了復習之外還閱讀了木心先生的《文學回憶錄》,這本書是在木心先生去世后,由他的學生陳丹青整理了五年來,木心先生在紐約各地所講世界文學史的筆記而成。讀了前幾講之后發現,不與正統文學史書乏味、刻板一樣,這書雖然是在寫世界的文學史,但是更多的糅合了木心自己對這一階段的理解,是熟讀史書之后加入自己的感悟來給別人講解這段歷史。從講課歷時五年,以及這本書所涉及的眾多書都可以看出木心先生的文學底蘊非常的深厚。
因為外國的歷史一本都源于古希臘羅馬,所以第一、二講都是在講述希臘羅馬神話,之前一段時間特別想讀希臘羅馬神話,尤其對里面的各種神和他們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沖動之下都想買10塊錢一厚本那種盜版的書,但是之后也忘了因為什么原因一直沒有買也沒看。這次一開始看木心先生的講解我就開始后悔當初沒有看這些,一連串長長的名字讓我看的雨里霧里,為了搞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都要來翻。
木心先生在文中說“神話,是大人說給小孩的話,說給大人聽。多聽,多想,人得以返璞歸真。中國神話,好友好報,惡有惡報,太現實。神權、父權、誰管誰,滲透神話,令人懼怕。希臘神話無為而治,自在自為。”仔細想一想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中國古代很早就進入了封建君主制度,之后也一直受到儒家的影響,思想被束縛,神話又是民眾根據自身想象出來的故事,所以寫出來的神話故事也擺脫不了束縛。而希臘思想自由,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那時思想交流也無拘無束,所以希臘神話也就無為而治,自在自為。
當初老師推薦讀這本書大致是要以這本書作為“菜單”,通過“菜單”來了解里面包含的“菜”,我認為其實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提前將這本書所涉及的書大致瀏覽,對每本書都有了自己的印象與理解之后再來看木心先生的這本書,不然很容易被木心先生的主觀想法所帶走,認為書本身所要講述的就是木心先生要講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