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什么需求確定了,但是拿到需求還是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這個實際就是不知道如何將需求轉化成功能,體現到產品方案中,尤其是核心功能,它是核心需求的體現。
用戶-需求-場景
1、把用戶場景和需求串起來
拿到需求之后,我們需要思考用戶在什么場景,需要什么功能,走哪些流程才能完成對應的需求,也就是把用戶需求和場景串起來,盡量把用戶實現這個需求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步驟都詳細地列出來,用腦圖圖加流程圖的形式。
對于有些功能列出來了,但是由于對業務或者技術不夠了解,就像迅雷7一樣,我剛做的時候就對它知其表而不知其里。這導致不知道實現這個功能要走哪些流程。比如說以前在做BT下載的時候,因為是女生,不常下載,所以根本不知道BT下載是要先下載一個torrent,再用種子文件去下載對應的內容。對于這些影響公共流程的環節,我們還是需要自己去找相關專家來幫你解決,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2.先加后減
很多時候我們會自動跳過需求轉功能流程這個環節,認為需求感覺已經很清楚了,或者是有其他的競品可借鑒的,拿到需求后直接就開始畫原型了。結果就是好多功能流程在進行交叉的時候就變得非常的混亂,不知道怎么把這些流程和功能往原型里面塞。
先加后減
在這里,我推薦大家要先做加法。用思維導圖和流程圖,先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功能和流程圖全部都列出來、畫出來。然后再做減法,優化掉流程中多余的或者是可以省去的環節,用最少的流程完成功能,從而確定產品最終的路徑圖。
本文根據迅雷高級產品經理孫遂意的《做產品經理這5年,我走過的那些坑》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