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看了一集深夜食堂。很難過,深深地為國產劇的前途感到擔憂。
剛剛又看見了深夜食堂的導演說要在豆瓣里回答問題,看到下方的評論都在說難道梁靜茹給的你勇氣嗎?
哈哈哈。
記得小的時候,我就住在我的奶奶家,由她老人家照顧我的飲食起居。
小時候的我特別愛挑食,是一個標準的肉食動物。當然這也成了奶奶最為頭疼的問題。
奶奶會做的菜系十分單一,知道我只吃肉,無奈之下就把豬肉切成小小的細條,將鍋中的油預熱,直到它冒出金黃色的小泡泡。
將鮮紅的肉絲放到全部放到燒開的油里,肉絲慢慢的從紅色變成白色再到微微的焦色。最后出鍋時,再放上一小把鹽巴,頓時滿屋子里都是肉的香氣,久久不能彌散。
這時,我就端著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看著奶奶用鍋鏟一點點的把肉絲鏟出來。
吃起來外酥里嫩的肉絲,伴著咸味的油沫澆在軟硬適中的米飯上,幾口下去,我便幸福的吃了個精光。
那個時候,一碗肉絲拌飯簡直是天下美味。
人其實是一個特別復雜的動物,這個世界也是不斷在變故。于是,我們就像宇宙中的自轉與公轉,在世俗的變化中變得更事故。
我曾經天真的以為周圍的人事物都是盒子里的彼得潘,永遠都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彌。常常惦念著過去的記憶,往往準備好追憶的時候卻不知從何做起。
后來的十年光景,我從未提起過幼時的摯愛美味。
餐桌上的食物總是不斷變換的,食物的不斷翻新追隨者現代人刁鉆的胃口。摻雜著情懷的美食是用來講述和美化,已經無法在美食界占據一席之地。
家族的聚餐與聚會,也變成了大型食材的相互碰撞,小小的肉絲也變成了食物的一味調料,地位弱的可憐。
然而我們在其中,像一只吞咽美味的鵜鶘,酒杯的敲擊聲中,誰還記得那些早就拋在腦后的情懷。
因此,在每一個享受完的盛宴背后,總是懷念那一份簡單、華而不實的美味,就是深夜里這一份簡單的美味,慰藉了一個個孤獨的靈魂。
打著情懷的招牌,不是一味的圈錢與廣告植入,不是全明星陣容和華麗的預告片,不是無腦的模仿和尷尬到搞笑的劇情。
希望深夜食堂帶給我們的,是星辰里煙火氣息,而不是塑封的一包老壇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