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回家走一遭,又匆匆回到廣州,時間是如此之短,而感觸卻如此之深,唯有此刻才有心情梳理一下過去一周的種種感觸,寫一下回農村的種種感受與見聞,道與諸位聽!直到此刻,我才漸漸明白,什么叫做“回不去的農村,融不進的城市”,我們這代人注定是游離于農村與城市邊緣的“兩棲人”,感情上無論如何難以割舍那個出生的地方,難以忘卻那一方養育自己的家鄉水土,可是終究你又發現,真的,真的,有距離了!不是物理尺度上的距離,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農村離我們慢慢遠去了……我不知道寫下這段文字是傷感亦或是一種造作,可我又忍不住寫下這些文字,聊以紀念我逝去的成長的地方!
一、輸不起的牌場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的說法,在農村是大有市場的。只可惜,一到春節,原本四季如流水般的小賭怡情,終究耐不住兜里打工掙來的錢,大賭似乎成了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成百上千的“豪賭”是最暢快的一件事,動輒數萬元的賭博變成了一種春節新常態,村子里的大賭客,扳起指頭都能數過來,每年都是那幾位,剩下的便是看客的吆喝聲與鄉村傳播學的大放異彩。昨晚誰贏了幾千塊,誰輸了幾萬塊,只需一夜之間滿村子人都知道了,牌場是沒有秘密的。隨之而來的是賭輸了的家庭的冷戰與熱戰,好好的一個年,變成了雞飛蛋打的吵鬧聲,甚至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聽鄉親們講道,臨近我們的一個鄉,在春節前發生了一起命案。原因就是妻子賭博輸掉了幾十萬元,被丈夫知道后,怒不可止,竟然失手把妻子掐死了。丈夫去自首了,好端端一個原本富裕的家庭就此坍塌了,只因為那個輸不起的牌場。后來從朋友的口中得知,牌場中的高利貸是心照不宣的秘密,許多人在賭輸了之后借高利貸做翻本的資金,結果卻越陷越深,虧的一塌糊度,再也沒有翻身之地了。人,在貪欲面前,再難以控制自己,農村的大牌場你是輸不起的,陷入輕點的是一年的收入打水漂,陷入深點的是十年的積蓄化成灰,一入牌場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二、拘于形的祭祖
我是除夕夜到家的,第二天一早吃罷早飯,就去給爺爺奶奶上墳了。煙霧繚繞,鞭炮轟鳴,這些身后的繁華他們是看不到了。我未曾見過老爺,聽大伯說他生前喜歡抽煙,與往常一樣,我習慣點上一支煙放在他的墳頭,聊以寄托我對他的一份孝順罷!老奶走的時候,我才五歲,稍微記事,又看了一眼她墳前的墓碑,碑文上的漆全掉光了,最上面的幾個大字:德昭后裔,依然能夠清楚地辨別;奶奶是喜歡吃糖和水果的,她活著的時候,沒趕上好日子,伯伯叔叔的日子都過得很艱苦,她和爺爺也不會知道他們的幾個孩子都蓋起了樓房,他們的幾個孫子都考上了大學,也只有墳前的一堆紙錢,在向他們訴說些什么吧!
從爺奶的墳地回來,去了我們這一脈的老祖墳,那時方圓數十里的始祖。這些子孫后代匯聚在一起,買了成捆的火紙,大掛大掛的鞭炮,幾十箱的煙花,看熱鬧的人群也圍了過來,路邊的交通一度擁堵了。從十點鐘開始放鞭炮,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才放完了煙花和鞭炮,我只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和圍觀者的交談聲,至于這些煙花和鞭炮到底在表示些什么呢?其實我是困惑的!農村人割不斷心中對祖宗的敬畏,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這樣的祭祖在我看來,倒更像是流于形式。我蹲在始祖的墳前,認認真真讀完了三個碑文,不出我的所料,碑文中對祖先的懷念,歸根結底是寄托了一種信念在其中:那就是同宗同族者要相親相愛相依相扶!這是懷念共同始祖的心念所在,失去了這個理念,哪怕鞭炮聲在響亮,煙花再絢爛,終究掩不住我在祭祖現場所感受到的一絲悲涼。
三、燒不盡的垃圾
回到老家,最讓我驚訝的莫過于滿村的垃圾俯拾即是。在去大伯家的路上,我瞥了一眼小時候學會游泳的那個池塘,竟然被垃圾給覆蓋了。水,還有少許,卻散放著惡臭味道,綠乎乎的水面,再也難以與之前嬉戲玩耍的那個兒時樂園相提并論。池塘北頭的那顆大柳樹倒了,倒在池塘的正中央,也沒有人管它,就在那里“玉體橫陳”著,那一刻,我才發現,我所熟悉的那個童年的樂園消失不見了!第二天,我叫上小弟,讓他騎著摩托帶著我把全村走了一遍,村東頭的大池塘,長滿了荒草,池塘邊堆砌著的垃圾和糞便夾雜在一起,真的讓人難以忍受那種味道,它原本是全村最大的池塘,也是小時候逮魚最好的去處,而今,幾乎沒水了。村南頭的池塘徹底干涸了,垃圾就堆倒在池塘邊,站在對面看上去,那一片白茫茫的不是別的,就是被村民隨便丟棄在那里的垃圾。村西頭的池塘,是唯一的一片凈土,我之所以稱它為凈土,是在它的周圍還沒有看到隨便堆放的垃圾,也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離它不遠就是村西頭吧!
村西頭是一個小橋,全村的主要干道,基本上村民出村都是從這里走。小橋的一頭,堆砌了一個垃圾集中堆放地,每次從那里經過,都是燃燒著的難聞的味道。村民們對待垃圾的態度著實簡單粗暴,直接燃燒了了事。他們不會知道這些垃圾在露天燃燒中釋放的氣體對身體的不良反應,對他們而言,這是處理垃圾的最好方式。村西頭的這個垃圾集中堆放地,在我回家的這一周里,每天都在燃燒著,每次從哪里走過,撲鼻的塑料燃燒的味道迎面而來,你不得不屏住了呼吸,猛踩一腳油門加快通過。垃圾的增多,從另一方面也許意味著村民生活的極大改善,與此同時也意味著,這也是農村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環繞村子的寨溝,已經完全擁堵了,這也是村民丟棄垃圾的一個好去處,我把西面、南面、東面的寨溝都走了一遍,無一不是這種情況。哎,也只有一聲嘆息,怎么治理?天曉得!
四、喝不了的井水
另一點讓我驚訝的是,井里的水吃不了了!桶裝的純凈水在農村是大有市場的,盡管長時間飲用純凈水是大有害處的,可這也是村民無奈的選擇。我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吃的井水,我們直接趴在井上喝涼水,都沒有一點問題的。清涼解渴,特別是夏天喝上一口,超級的爽!而如今,同樣的井水,燒開了喝,竟然是一層白乎乎的沉淀。村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他們知道,那樣的水喝多了會得膽結石、腎結石。許多年前,我們村的北面有一個化肥廠,那個廠生產的時候,它的廢水是流經我們村子寨溝的。我記得夏天的時候,老媽會帶我去寨溝洗澡,因為它的水比較暖和干凈。雖然有刺鼻的氨水味道,不過村里的井水還沒有這么的嚴重。而如今,化肥廠倒閉了,不生產了,村里的地下水竟然每況愈下,幾乎到了不能飲用的地步。與此同時,村子北面蓋起了一排排的工廠,去年早些時候村民一度圍堵了兩家陶瓷廠,初衷就是懷疑他們偷偷向地下排污水。
村民抗爭的直接后果是我們村子里給通上了自來水。當然,也僅限于我們附近的幾個村子,其他村是沒有這個特殊待遇的。春節在家,做飯用的就是自來水,這個水質確實很好,無論怎么煮,都不會有白乎乎的沉淀產生,至少關于水的擔憂我是放下了心。可我又始終放不下心,離我們較近的未曾通上自來水的村子呢?他們怎么辦?我是不曉得的!是不是村子北面工廠造成的污染呢?我沒有直接證據,不能打包票。大年初五那天,我一個遠房表哥來走親戚,他在縣城一家造紙廠工作。聽他說,之前造紙廠的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河里的,因為工廠就在河邊,后來國家管得嚴了,也就稍微做一些處理,不過是遠遠達不到標準的。畢竟成本在那里管著,他要是治污,還有什么賺頭呢?這確實是繞不開的一個環節!
五、拖欠了的工錢
今年的工錢不好要,這是鐵哥們親口對我講的,他在省城做裝修工作,外面還拖欠了他幾十萬的款沒下來。我想,也許這只是個個案吧,就沒放在心上!大年初三那天,我去縣城辦點事情,回來的路上,看到陶瓷廠的門口停放一輛吊車,堵住了大門。到家里問父親知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講,陶瓷廠拖欠了工人的工錢,人家把門給堵上了。這天下午,剛好有陶瓷廠工作的工人來我家打牌,聽他講,年前一直在要賬,人家就是好言安慰:你們先回去吧,年三十就把錢打給你們。結果到現在還是沒影……鄰村有位鄉親,家里剛蓋了房子,因為陶瓷廠拖欠了他的工資,他就跑到陶瓷廠拉地板磚對沖工資,這是聽他的一個親戚說的,因為下手早,他拉的地板磚可能超過了被拖欠的工資,而其他人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一位鄰居,是做承包工程的,聽他講,市政類的工程項目,錢會相對牢靠一些,因為市政項目一般都是有背景的人才能接得了的,所以這個項目肯定不會瞎錢的。不管怎樣,對農村人來講,辛辛苦苦忙到頭,再拖欠了工錢,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也許是農村人學會了逆來順受,隨他去吧!早幾年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還沒聽到如此多的拖欠工資之事,一旦經濟下滑,農民工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弱勢群體,我的下體力活的鄉親們,終歸在討要工資的時候保持了他們的耐心,只是,當他們面對的是一個靠哄騙來維持生產的企業時,我真的擔心他們的工錢會打水漂,辛辛苦苦忙到頭,一切又重新歸于零,哎,這是體力勞動者讓人心塞可憐之處!
六、圈起來的土地
農村的問題,永遠繞不過去的是土地。隨著村子周圍慢慢的被工廠所包圍,農田也大有消亡的可能,村子北面的農田幾乎找不到了,因為它們都被崛起的工廠所取代。至于這些工廠做什么的,其實我是不清楚的。拿我們村子北面的土地為例,大片的農田被圈了起來,院墻壘了起來,我去年回來的時候就是如是的模樣,今年亦是如此。可是,誰也不知道這片地是干什么的。去年的時候,里面是荒蕪的,今年多了綠油油的麥苗,可是圍墻仍在那里,你無論如何是搞不清楚他們到底要干啥,反正地是被圈起來了。農田正在逐漸向工廠讓步,對于土地的征收,村民是糊涂的,他們以為一畝地給兩萬多元的補償就是賣了這塊地,卻不知道,農村的土地所有權是歸村集體所有。只是,這一切的解釋權都在村委的手里,圈地的人只需搞定村干部,任何問題都不再成問題。
從長遠來看,像我們這個靠近縣城的村子,農田的消亡似乎是鐵的規律,可是這部分出讓出去的農田的收益卻是一筆糊涂賬。村民們不曉得,工廠所獲得的也只是土地的使用權罷了,與所有權無關。然后,在村民頭腦中天真的概念里,賣了,就不是我的了。失去土地,并不意味著村民會失去收入的來源,畢竟這年頭,村民的很大收入來自于外出務工或者就近工作,農田的收入只是生活的點綴罷了!可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還叫農民嗎?也許我無需為我們的村子擔心,因為四十歲以下的人少有在家種田的,基本都是以外出務工為生。可是,其他遠離縣城的村子呢?當下一代農村長大的人,不會種地時,農村的土地又該何去何從?
七、變了味的相親
既然談到農村的下一代,我就不能不繼續談兩個問題,相親和教育。大年初二,去姑姑家走親戚,正好碰到了一處相親的。姑父是媒人,兩個人見了一面,然后到門口聊了幾分鐘,互相留了一個聯系方式,就匆匆別離了。臨走的時候,男方給了女方一塊毛巾包著的香皂和一個一百元的紅包,這算是見面禮。這是遇到的第一樁,第二樁事,是我家的一個親戚,因為男方的不思進取,兩人離婚了。相親的時候,對方竟然都是未曾成親的男孩,年齡甚至比我這個親戚還要小一點,對于她離過婚的事情,對方是知道的,卻依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先定親,這是讓我驚訝的第二件事!第三件是我們的一個鄰居,非常帥氣聰明的小伙,在南方打工,收入也挺不錯,去年夏季結的婚。等我看到他妻子的時候,還是蠻驚訝的,個頭不好,身材很胖,臉還有些黑,這樣描述并非是菲薄對方的意思,只是我從情感上覺得兩個人的相貌差異太大了,有些吃驚罷了!第四件事是去鐵哥們家拜訪他的父母,聽他講到,他的弟弟竟然發愁女兒沒對象,夜里睡不著覺……
這四件事是我回去這一周所親身經歷的故事,寫出來,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的理解農村的相親是怎么一種狀況!第一件,還是很傳統的方式,可是農村大多數的人走的確實是這條路,自由戀愛是無限令人向往的,只是農村的大齡青年解決婚姻問題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相親!第二件事,并非意味著農村人傳統的婚姻觀發生了根本變化,而是農村父母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擔憂罷了,害怕兒子娶不上媳婦,所以哪怕是離過婚的女人只有能娶過門,過一家人,便是福氣!第三件事,聽我母親說,我這個鄰居經歷了好幾次相親,每次都是快成功的時候出了差錯,所以這樣的結果我是不驚訝的,因為人在面對一個又一個挫折之后,往往也就認了命!第四件事,我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吧……農村的相親,毋庸置疑,變了味道,關于農村的彩禮問題,有大把的人描述,我就少了此處的著墨,只是談幾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只是這種味道的背后,也許真的是人們的婚姻觀發生了變化呢?誰知道呢!
八、荒蕪了的教育
談教育,總是容易傷感情,尤其是農村的教育。我是從農村一步步走出來的,通過教育,認識了外面的大千世界。這些年來,我體會最深的一點:農村人與城里人的差距,最根本的是觀念!而觀念又來源于教育,所以農村人的失敗,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失敗!祭祖那天,碰到一位鄰居,問道他家小孩的情況,他就長嘆了一口氣。原本一到四年級的時候,小孩的成績還是蠻好的,后來買了電腦,就天天打游戲,成績一落千丈。對于他的描述,其實在我的預料之中,因為這個小孩的母親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小孩的父親則是牌桌上的大玩家,孩子又豈止是電腦毀的?不過是家庭環境造就的罷!村子東南角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后來他母親說什么不讓他上學了,她說:讀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打工掙錢!于是,這個小孩十幾歲就輟學去學美容美發了,原本很有前途的孩子,就這樣被母親的一席話給毀了……當然,聰明的孩子在學手藝上面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成績,不過相比較于上學而言,他的這輩子算是毀了。
大年初二晚上,小弟跟叔叔發生了爭吵,一怒之下離家出走,跑縣城去了。大晚上,那天還比較冷,他一分錢也沒帶,不能不讓人擔心,我跟叔叔一起去縣城找他。想著他可能去網吧了,我們一連找了八九家網吧,卻依然沒有找到小弟。在這個找人的過程中,讓我驚訝的是,網吧里清一色的年輕面孔,深刻刺激著我的神經,那是大年初二的夜晚,每個網吧都坐了好多人。這一幕,我無論如何也忘不掉,網絡游戲晃動的屏幕,農村的或縣城的年輕的孩子,大年初二的夜……大年初三晚上,村北頭的同族小妹聽說我回來了,帶著書本過來讓我給她講課,我趕忙放下手中的撲克,在臺燈下為她講了數學和物理,第二天她又來了,我又為她講了兩個時辰。我挺喜歡這樣的時刻,因為從心底里講,我也是個農村的孩子。我希望我的這個同族小妹能夠繼續保持好學求進的心態,通過讀書這條路,走出農村,看一看外面的大千世界,盡管我知道,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會在網絡游戲的新鮮感中與城市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而我,是無能為力的!
后話:“節”后重生
之所以將這篇文章命名為“節”后重生,是因為我對農村的看法產生了新的變化。我熱愛這片土地,可我又憂心它的未來!面對它,我只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記敘者,而非改變者。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一天一天的變化,而變化的盡頭,沒人知道是好還是壞。對我而言,這是一次心靈的重生,農村寄托著我的鄉土鄉親,可農村又縈繞著我的憂苦憂憐。我是吃著這里的水長大的,我永遠都忘不掉這個地方,因為這里有著我青春的全部回憶。而我終究要別離它,踏上南下的列車:別了,我的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