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里無所謂錯步的,不像人生。它簡單,所以才棒。要是踏錯步絆倒了,繼續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弗蘭克
《聞香識女人》讓我們記住了一場絕望里將某種優雅燃燒到極致的探戈舞曲,香檳色燈光里的美艷女子和瀟灑赴死前一身從容的紳士中校,寥寥幾語,一個轉身,以及最后的謝幕,都美得讓人意猶未盡。
整個故事,關于兩條原本互不相干一輩子也不會有交集的人生軌跡的意外碰撞和救贖,一個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和一個閱歷深厚的退役中校,一個年輕迷茫一個看破世事,一個看不清前路,一個斬斷了后路。就好像是冥冥之中兩個殘缺靈魂的互相拯救,原本已經輸的一塌糊涂,到最后都贏了這場彼此人生的對弈。
弗蘭克第一次出現的鏡頭里,窗外陽光繁盛,落進一點在黑漆漆的小屋子里,而他就那樣安靜地坐在陰影里,身子盡量挺拔著,面容卻有些模糊不清。他毫不掩飾地對著初來的查理展現自己的暴怒和自傲,嗤笑貝爾德學校的學生都是流著鼻涕穿著蘇格蘭呢的小鬼,個個都相當喬治布什。說錯了也還是盛氣凌人,挑眉怒斥查理:“你敢挑我毛?。俊?/p>
看起來是個有些討厭的老頭呢。但后來我們知道,他一直都在用暴怒掩藏內心的惶恐和脆弱,和我們很多人一樣。
在這些時候,查理總是安靜地站在一邊,很少說話,有時候尷尬地笑笑。他是貴族學校里極少數幾個需要拿獎學金的學生,家境貧寒,和那些富二代同學們格格不入,也經常因為拿獎學金而被他們暗地里嘲笑。這真不可理喻,可能我自己也是窮孩子的原因,我覺得拿獎學金怎么樣都不該是件羞恥的事情。因為沒錢,沒有底氣,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在不該賺錢的時候就想拼命賺錢,在面對別人的逼迫時不敢反抗,只好自己為難自己。查理其實是很多普通學生的縮影。
所以他和弗蘭克中校是完全不同的人,完全不同的人生。
最后那次浪漫的紐約之旅是他們人生的轉機,驕傲的那個一心赴死,把它當成終點一樣極盡奢華和揮霍,膽怯的那個糊里糊涂,一邊向往著燈紅酒綠,一邊煩心著學校里的爛攤子。誰也沒有想到,這會是另一場別致的重生。
眼睛失明的中校帶著內心蒙塵的窮學生,混跡在一流的酒店,品嘗最好的美食,倒一杯晶瑩剔透在燈光下泛著迷人色澤的杰克丹尼,飲下時冰塊撞擊酒杯發出好聽的聲響。然后是那場和唐娜浪漫的邂逅,舞池里交錯的身影在平緩鏡頭下一寸寸滑過,融化在香檳色的背景音樂里,很美,美得優雅。
我很愛這部電影的鏡頭,有種厚重的畫面感,色調古典又浪漫。同時不死板,會在氛圍過分嚴肅時加進去一些柔化的元素,就好像一片微微卷曲的樹葉子、一堵墻、一只毛茸茸的貓,一個漾在春水里的女孩子的笑,都是被算計好了放進去的一樣。每一幀畫面靜止下來,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攝影是恰到好處的,表演也是。
故事的最后,喬治因為那幾個同學的臨時叛變而成了眾矢之的,而弗蘭克也在一場花天酒地之后平靜地拿起了自己的槍。這是影片的最高潮,也是最低潮。
喬治拼命阻止弗蘭克的自殺,年輕善良的靈魂不斷沖擊著這個從云端跌落到泥底的頹敗中校。一個人在想方設法拯救另一個人,另一個人也是。弗蘭克對查理說:“我這一生,反抗過任何人任何事,只有這樣才能讓我覺得,自己重要。但你卻是為了你的原則,在反抗。”
查理怔在原地。
他回到學校,去參加那場針對他一個人的批評大會,沒想到弗蘭克竟然也跟進來了。他衣著整潔姿態挺拔地坐在麥克風前,神情從容,像是恢復了幾年前意氣風發的樣子。當著全校師生的面,他用慷慨激昂的聲音堵住所有人的嘴,痛斥學校,痛斥它的丑惡和社會的不平等,認認真真維護一個窮學生的自尊和權益。
“有一度,我還看得見。我見過很多很多更年輕的男孩,臂膀被扭,腿被炸掉,那些都不及丑陋的靈魂可怕。靈魂不可能有義肢。”
不長不短的一段講話,讓大家啞口無言,也終于完滿了一個男孩和一個男人之間的成長和互相救贖。
探戈不是故事的中心,但這場浪漫卻是他們的必不可少:人生也不會是一個光芒四射的舞臺,但誰都有權利跳一曲不急不躁的探戈,跳完優雅轉身,此去關山萬里,來日方長。
“你怎么了?”
“嗯?”
“車感覺重,怎么搞的,全世界都在你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