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長環境;每個人也應該都有大大小小的一些難言之隱,一些只屬于自己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也許正好碰到合適的時機,或者想找人傾訴,但不管是你說出去的話,還是你聽到的話,都要清楚的知道它們的本質。
1/
有一個姑娘,就叫小a吧,她是個長相乖巧的姑娘,看到她第一眼的時候我想象中的她的樣子,絕對不是我對她現有了解的樣子。她很小就過了鋼琴十級,可以感覺到她自己還是很自豪的,對自己掌握的這門樂器還是很滿意的。可是更多的時候,她卻常常抱怨她媽媽逼著她練琴,逼她跳舞,對她管教特別嚴,給她壓力很大,抱怨她媽媽根本不適合教育孩子。我那時是真的以為她和她媽媽的關系特別不好,因為從她的語氣,我只聽出了厭煩,我也沒有刻意去問,想著畢竟是別人的痛處,現在我也慶幸當初我沒有問,因為上次看她朋友圈得知她父母遠遠從家里趕來給她過生日,就是這一些細節,我真的可以感受到她的幸福。
她在剛進入大學時也無比的惶恐不安,無比的迷茫,其實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吧,就看每個人的心態,內心強大的程度。她訴了很多苦楚,那時我們都是感同身受,都迷茫心慌,都不知所措。后來她以最快的速度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得心應手的讓我都懷疑她在不久前訴的苦。
2/
一個高中朋友小b,每次出來玩兒的時候,常常把自己在大學的苦楚郁悶和無奈像笑話一樣的講出來,那時我以為他是真的在開玩笑,甚至還不知趣的附和他,以同樣的開玩笑的方式嘲諷了他小題大做,多愁善感。直到后來,再慢慢的到最近,看到他發的長文,文字里藏著抑郁,想著去談談心吧,很多時候我愿意當別人傾訴的對象,我喜歡帶給別人快樂,他的一句“你不會理解的”,我真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了。愿意傾訴出來的苦楚,是可以慢慢被化解的,可是不愿意傾訴出來的,就真的只有看自己了。
我有時候就會想,如果當時就認真的傾聽,會不會好很多?
3/
我想不只是我,還有很多同齡人和自己的家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許代溝,思想上的,生活上的等等。有一次,當我情緒激動向朋友抱怨的時候,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貼上了“我的媽媽對我不重要”的標簽,我一時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駁,因為我只說出了我的家人跟我鬧矛盾的一方面,沒有講心里深深的愛。就這樣,在他們眼中,我的媽媽形象就改變了,意識到這一點時,我也沒有再做反駁了,因為我心里很清楚很清楚的知道,家人對我是無比重要的。
是會吵架,卻是愛;是會抱怨,也是愛。
就是在我身邊,也遠遠不止這三個例子,很多時候,透過事物看本質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誰,都要有內心清楚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