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對片子的風味感受頗深。那是一種老式功夫片的厚重、工整的味道——原來是袁和平執導,怪不得這么純正,掌掌帶風,刀刀見響,而且極速翻轉騰挪的近鏡頭很多,我好似biu地一聲回到了少女時代(哎媽呀,好暴露年齡),貼到椅子上頭暈目眩,一驚一乍,十分開心,而且過癮。
出得影院,在電梯里就聽得同場的人評論,意思是十分失望。其實就把它當成向經典功夫片的致敬之作,會覺得有意思得多。要是袁爺哪天走了(恕罪恕罪),哪里還能重現?更別說風味還這么純熟了。這可比限量的復刻版珍貴多了,且看且珍惜吧!
唯獨不能當《臥虎藏龍》(以下姑且稱作《臥1》)的續集看。何解?且聽我一一道來。
色溫不一樣。《臥1》的景物翠竹,白墻,黑瓦,平靜的湖面,飛來飛去的武俠腳尖輕輕一點,湖面蕩起漣漪,仿若中國山水畫;《青》的景物是紅霞綠草灰色懸崖,飛躍大山大水。
氣質不一樣。《臥1》是禪意的,安靜悠遠的中國古風;《青》是入世的,江湖、復仇和愛情;
最大的不同還是:敘事的方式不一樣。《臥1》是以玉蛟龍的成長和放棄為主線,而《青》的敘事方式是莎士比亞戲劇式的。
何解?又聽我細細道來。
成長。選擇莎士比亞的戲劇常常圍繞主人公的身世,出現“生存還是毀滅”的主題,是默默忍受命運的無情打擊,還是與無涯的苦難為敵,將其克服,這是個問題。如果不熟悉《哈姆雷特》(也即《王子復仇記》),熟悉《獅子王》也能秒懂。《獅》套用的就是《哈》的劇膽。
《青》的老一代俞秀蓮和孟思昭,是懷揣道義默默承受,在道義中選擇分離,又因道義重聚,最終因視對方為靈魂伴侶而找到新生;而新一代魏方和雪瓶是背負著身世的謎題,從迷茫中掙脫,在復仇中找到自我。
鬼魂。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常有鬼魂游蕩,而且正如布拉德雷所說,鬼魂對已經出現并正在發生影響的內心沖突給予了某種確認,并且提供一種明晰的形式,豐富和完滿了人物性格的塑造。《麥克白》《哈姆雷特》中鬼魂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隨著劇情變化,鬼神的作用漸漸衰退,甚至帶上一種普通人的迷惑和無奈。
《青》里的瞎子女巫就起到了類似莎士比亞戲劇里鬼魂的作用,擁有超自然的神力,是劇情關鍵的推手,但好景不長,隨著預言的一步步實現,主人公揭開身世之謎,逐步樹立自信,甚至拿了個超級大的主意,竟然暗殺起戴閻王來了,瞎子女巫就開始抓瞎了,后來被俞秀蓮一劍刺死。
題外話,刺死女巫的情節十分工整,對應了俞秀蓮之前教導雪瓶回身一刺的聽聲方式。而雪瓶刺死勁敵也跟俞秀蓮的教導有關,平時刺銅錢刺慣了,這里看見強敵竟然帶了個項鏈,殺紅了眼直刺掛墜的中心!這個情節告訴我們:脖子這個部位很要命,最好不要亂帶中空的飾品~好吧這是玩笑了。
愛情。俞秀蓮和孟思昭的感情,是失之東隅,得之桑榆而未晚。孟思昭與其說是為愛歸來,不如說是情義的福報。而雪瓶和魏方的愛情,則是雪瓶在迷茫尋覓,執念報仇之中,魏方在由當傀儡到找到自己主心骨的過程當中,由于這樣特殊的緣分而剛好碰上,輕輕投影在對方波心,一對新人初入江湖。雖不完滿倒也蕩氣回腸。
美麗的風景,宏偉的特效,精彩的打斗,大氣的場面,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工整之作,寶劍仍在,俠義長存。只是對白過于莎士比亞風格(除了沒有主角大段大段吶喊式的獨白),不夠生活、略顯生硬。如果再加上觀眾看不懂關竅,本片就會淪為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接著被貶成《復仇者聯盟》、美國佬直白思維指日可待。在此不妨大膽預測票房只能破5億,不能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