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香紅
我去過很多地方,也非常喜歡旅行。可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抵達非洲一個剛結束戰(zhàn)亂的國家——非洲安哥拉。
2010年,我國鐵路援建項目在安哥拉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因而更多省份的鐵路恢復工程交給了中國。
去了安哥拉之后,我被安排到了省會城市本格拉負責物流公司的庫房管理工作。白天要開著叉車為各個項目的大車裝運各類鐵路物資。晚上還要在碼頭值班卸船。
在這樣一個黑人的碼頭,我像國內的范冰冰一樣受到歡迎。工作間隙總有黑人勞務過來找我合影、聊天。
每天我的工作就是給各個項目的來往車輛裝運物資。剛來到這里時,我還有些語言不通,安哥拉人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我只是會簡單的英語,這樣在工作上交流非常困難。怎么辦呢?于是我隨手拿了一個小本每天一邊工作一邊跟黑人學習語言。
先從數字1、2、3、4開始,接著學習箱子、盒子、機器、電腦、吃飯、洗衣服、買東西、超市、醫(yī)院…..
三個月后,我便能正常開始交流。領導 見我靈光,管理30多黑人勞務的工作也交給了我。
剛到這里時,我想過要做一段時間工作就趁早打道回府。因為實在累得夠嗆。而且因為落后,沒有網絡,很多人家里都沒有電。
當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我無意看到了這些貧窮、落魄的孩子時,我的眼睛濕潤了。那一刻我忽然不想急切地離開。
于是,我決定留下來繼續(xù)每天開著叉車在荒蕪的石子路上,提心吊膽夜以繼日的工作。
有人問我你怕那里的蟒蛇嗎?我說怕!你怕那里的黑人士兵嗎?我說怕,因為他們隨身的槍里都有子彈。有人說,你怕瘧疾、艾滋病嗎?我說怕! 我每天與干著粗活的黑人在一起工作,難免會看到他們的手碰破,流血。
有一次國內來了彩鋼瓦,打開集裝箱,上萬張的彩鋼瓦堆滿整個集裝箱。黑人開始一張一張的抽出來,接著扛到叉車上,我再開車運到庫房里堆放起來。
集裝箱里面的黑人先分,分好彩鋼瓦,就要輕輕的推出一點,前面的黑人才可以拖出來,再放到叉車,可是一不留神,彩鋼瓦把前面黑人的胳膊劃破了。看著鮮血從他們的皮膚瞬間流出,依然會很心疼,可能真的忘了他們中間有人真的會有非洲的傳染病。
在中國已經沒有多少孩子會像他們一樣這么小就赤裸上身,拾撿柴禾換錢了。他們幾乎不用上學,很早就開始輟學打工。在我們公司上班的黑人大的22歲,小的16、7歲。
記得上一次一個背著孩子的女孩過來找工作,我問她多大了,她說十四歲。我嚇了一跳,在中國十四歲還是未成年,她卻已經背著孩子在找尋工作了。
路過本格拉市區(qū)時,看到了一所簡陋的教室,走進去看到了年齡各一的學生。有的還抱著孩子在哺乳。
前不久中央新聞還公開說了非洲安哥拉國家的搶劫案件持續(xù)增多。而那一年年僅21歲的我,也真正在這里經歷了所謂的提心吊膽的生活。
去安哥拉時,我原本帶了一個佳能單反相機,可剛從機場下飛機,還在等公司接送車輛,就給當地的黑人奔跑的過來掠奪,接著看他們乘坐摩托車飛奔而去。
她21歲就已經去非洲工作了
從首都羅安達抵達本格拉時,路過當地人擺著地攤賣一些墻壁掛畫。也因為害怕危險,沒有敢直接下車。
沿途看到的“蘑菇房”當地窮人居住的地方。
車還在行駛途中。放眼望去,就像是一個沒有被污染過的,原始的非洲部落。
從首都羅安達在去往本格拉的途中,一直能看到大西洋。我并沒有想到一生可以走過四大洋之一,并且之后在海邊竟然居住了一年之久。
雖說我們居住在海邊,但是一年時間,我似乎只真正在海邊來過兩次。
過去一直有一個軍人夢,因為體格弱小,也沒有實現。可是到了安哥拉國家,一個槍支隨處可見的地方,我也終于扛著槍感覺了一下做軍人的英姿颯爽。
這是當地富人蓋好還未居住的房間。安哥拉曾經被葡萄牙殖民百年,官方語言也是正式的葡萄牙語,當地依舊有葡萄牙人居住。只是他們兩種膚色的生活竟也是天壤之別。
偶遇葡萄牙人兄妹三個,從衣著看,似乎不在一個國家,這就是安哥拉國家鮮明的貧富差距。
窮人奔波著打漁、摘野果裹腹,而富人也竟然坐在西大洋岸邊談情說愛。
除了大西洋,這里的瀑布泉也霸氣十足。因為當地沒有開通旅游業(yè),也一直不知道看到的這個浩瀚的瀑布泉叫什么名字。
平靜的海灘,看著非常安靜,只是生日當天來這里用餐一小時,還有院子的黑人士兵陪同。之后就趕緊開車離開。
靠水的地方是別墅,也都是富人區(qū)。而靠山的地方,基本都是“蘑菇屋”也就是他們的窮人居住的地方。
因為法制不健全,這個國家依然在公開兜售象牙制品,并且有人也曾拍到大量的犀牛角被人扔在路邊。
這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許多人都還顧及不上讀書的國家。可每到周六、周日他們的教堂都會擠滿了來做禱告的人。
在這個國家一年多,目睹了這里的一切。洗衣服與吃飯共同使用的水。甚至還會有人們在里面洗澡。
許多人不僅缺吃、缺穿,還非常缺水。記得當時在那里工作,黑人每次都會偷偷的在我們的公司提水回家。
那里的水比油貴,柴油是他們盛產的資源,因此非常便宜。可水卻像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再一點一點售出,因而真的是一個水比油貴的國家。
至今為止,這里依舊沒有開通旅游專線,如果要去非洲安哥拉國家探險,還是只能以援建項目的名義才能前往。
人生需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經歷了這一切之后,再出發(fā)旅行,一切似乎都變得那么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