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才慢慢懂得為什么《情深深雨蒙蒙》中趙薇的一首:《離別的車站》,能唱哭好多好多的人。
也慢慢懂得了每次歸家,離別時爸媽那種依依不舍又不得不裝作灑脫跟你揮手告別的朦朧眼神。
仿佛千言萬語要說,可話到嘴邊又詞窮了。
只剩下叮囑:“要記得按時吃飯;按時休息;工作別太累了;注意安全;喝酒了最好不要開車;女孩子太晚了不要在外面;過馬路不要玩手機;開車不要發微信;有空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
每當聽到這些的時候心里都會隱隱作痛,心就像針扎手一樣猝不及防的疼起來,會情不自己的眼睛泛酸,會想抱抱爸媽又怕顯得太過于矯情。
于是只能故作強顏歡笑的揮手告別,嘴里說著:“好的,知道了,放心吧,你們回去吧。”然后坦然的離去。
而爸媽則站在原地深切的望著你離去的方向,直到人跟車都漸漸走遠消失了,才轉身落寂的離去。
控制力好的人紅了眼眶;控制力不好的人眼淚不聽話似的像泉水涌現般一下子就冒出來往下流,止都止不住。
這種小情緒縈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駐扎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平時不輕易現身。只有在跟自己心里真正在乎的或者深愛的人離別時,它才會淘氣的溜出來,讓人難受加不舍。
2017年4月27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為什么呢?因為24歲的我去拔了顆牙,是顆大智齒,長在左邊口腔的最里面,才冒了個尖尖。
之所以去拔它,是因為這顆牙讓我“吃盡了苦頭”!一上火就疼得“大鬧天宮”,半邊臉都被它折騰得腫了起來,看到好吃的只能看不能吃,說話喝水都帶著疼,就連靜靜坐著什么都不干它也會時不時來個小陣痛,提醒你它“發威”了。
起初還會選擇吃點消炎止疼藥,盡量吃白粥清淡的食物,對于一個無肉不歡的妹子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呀!可它還是不聽話反反復復折騰。唉~
人一下子從90斤掉到了85斤,仿佛一陣大風就能刮倒般。
嗯。有時候在想,如果能打架,我肯定要好好揍它一頓!邊揍邊說:“叫你不乖!叫你不聽話!叫你折騰!叫你疼!”以解我心頭之恨。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一般拔智齒都需要去專業的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拍片,然后醫生給你建議并告知拔牙后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癥狀。
之前2次檢查醫生都建議我能不拔就不拔,因為牙根太深,拔了會有一個大窟窿,還要縫針,恢復不好的話會造成凹槽病,所有牙齒都要遭殃。
這次敢豁出去去拔是因為爺們他不忍心看我老是牙疼吃不下飯,也因為被折騰煩了,于是就“雄赳赳氣昂昂”的去了!
不得不說,拔牙不亞于做了一次小型的手術。
拍片,上藥,簽字,打麻藥,麻藥生效后用機器振松牙齒,割掉黏在牙齒周圍的肉,然后取出牙齒,用儀器快速吸冒出的鮮血和口水,最后放一顆棉球讓最少咬合40分鐘方能取出來,2個小時之內不能進食,24小時之內不能刷牙漱口,更不能吐口水,有口水要往肚里咽,舌頭不能碰傷口,要吃消炎藥,禁止吃過燙和辛辣的任何食物,喝水最好是涼水。
原本以為拔掉這顆牙齒我會非常的高興。
可是,竟然有點舍不得。于是把那顆牙齒做了簡單的清洗,帶了回來做紀念。
拔完麻藥沒過的時候,心心念念的想著要打電話告訴媽媽,我拔牙了!于是拔通了電話,當聽到媽媽囑咐:“不能吃魚,不能吃雞蛋,不能吃任何發的東西,按時吃藥好好休息的時候”我的小情緒就悄悄的溜出來了。
真的,就像么一瞬間,這幾句話隔著電話就那么輕輕撥動了心旋,讓心莫名的溫暖。
末了的一句:“照顧好自己?!庇址路鸹氐搅穗x別時的不舍,深切的疼愛都融進了這句看似平常的話里。
接下來的頭三天是緩慢的恢復期,都要控制24小時過后刷牙不能碰到傷口,還有就是控制會想不聽話去觸碰傷口的舌頭。這些腦海里時刻刻意的提醒自己不能去這么做,又仿佛讓我回到了離別時跟爸媽揮手說再見后,強忍住回頭想看他們的沖動,因為已經紅了眼眶。
前三天不發炎不腫脹就是已經過了危險期,三天過后是長新肉階段,這時候你又得小心吃東西食物會跑到拔過的牙坑里。每次都小心翼翼,就好像離別時吃的那頓大餐,非常豐盛,在爸媽殷切的眼光中吃撐了直夸好吃,小心翼翼的說話就是想讓爸媽開心。
天天吃消炎藥,傷口恢復得不錯,可就是每次喝水吃飯的時候都明顯感覺好像缺了點什么。說不上來的感覺。
竟然有點起初剛離開家遠行的不適應。
都說拔牙會讓人“變傻”,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但我有時會發呆,爺們就會過來緊張的問:你在想啥?
而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大板牙。
(啥啥啥?大板牙!是我們倆的口頭禪)
然后他就會回答:你的大板牙還在,拔掉的是一顆不聽話的大牙。
2017年5月1日晚上20:17的動車回上海,又要經歷一次小別離,在揮手告別的那一刻小情緒又不由自主的上來了,還是老樣子紅了眼眶眼淚不聽話。這次是說“拜拜”的時候拔過牙的地方也疼了一下,心不適應,口腔少了顆牙也不適應。空空的,知道少了什么又沒有辦法的感覺。
于是特別有感觸,才這下了這篇文章。
或許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或者感情豐富的人才能體會到。
當你去拔了顆牙,再回想每次的離別,就真的有一種:離別的小情緒就像突然少了顆牙的感覺。